“三公”连着“四风”,要想从根本上纠正一些地方存在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关键要找准“常见病”,拿起“手术刀”,力治“‘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这个顽疾。
原本,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等开支,乃是正常公务活动所必要的。如今之所以一提“三公”消费,群众就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关键在于以往有些“三公”经费的使用突破了“度”。在一些地方,“因公出国(境)”俨然成了“公费旅游”的代名词;公车“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家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务接待更是一掷千金、靡费严重。这能不引起百姓的反感,招来舆论的声讨?
正因如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社会作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庄重承诺,一时间传为美谈。事实上,减少“三公”经费,压缩政府支出,不仅仅是勤俭节约办事业的基本要求,更是警醒个别官员缩减“私心”、多为“公利”的必然要求。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只有让政府过“紧日子”,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好日子”。
严控“三公”、狠刹“四风”,领导干部必须首先树立起权力与责任对等、掌权意味着担责的理念,在权力和责任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待公款如对待私产一样精打细算、锱铢必究,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实现“三公”经费的只减不增,重点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使用和检查,规范和落实公务接待等有关规定,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继续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超面积占有、使用办公用房及多处占用办公用房,豪华装修办公用房、配置高档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等问题;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健全完善国资营运公司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办法,健全完善与业绩相配套的薪酬管理制度,等等。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令“三公”开支减少,从一系列整风禁令威慑下的“不敢花”,转变为制度约束下的“不能花”,进而推动机关作风的根本性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