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嘉兴,因水而生,因水而灵,因水而名。然而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曾经婉约动人的梦里水城,水环境“伤痕累累”,一度出现“江南水乡没水喝”的尴尬。
当下,嘉兴群众最关心的莫过于水质问题。今年,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部署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嘉兴市司法局立足本职,积极响应,融合创新,打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组合拳”,主动为“五水共治”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在服务中心、做好本职中,更是有力地践行了群众路线。由于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浙江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培生分别对此予以批示肯定。
召开动员大会、建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为保障我市“五水共治”行动顺利展开,嘉兴市司法局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出台《嘉兴市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保障“五水共治”的通知》、《“南湖先锋——律师服务五水共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指标,落实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发出“投身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嘉兴”倡议书,号召全系统党员干部争当“五水共治”宣传者、践行者、奉献者。
法律服务深入一线
法制宣传推陈出新
嘉兴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部署,今年3月,是我市“五水共治·法治同行”主题宣传月,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整合资源,专门组建“五水共治”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团队,开展了七大主题活动助力我市“五水共治”。
利用市区中心路段两个大型户外显示屏、40个小区LED屏、107个楼宇电子屏,24小时循环播放“五水共治”法制宣传短片和图片,联合媒体开展相关宣传;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制作相关挂图1394份、宣传册2万余份,送法到全市各村(社区);利用市、县、镇、村四级人民调解网络,组织调解员深入矛盾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排查调处;组织律师志愿者在各地设立便民咨询台,在村(社区)把“五水共治”纳入村规民约时,提供法律支持;深入涉水涉污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帮助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增强治污责任……一系列深入一线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为我市“五水共治”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不断深化传统普法和法律服务力度的同时,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还根据时代特征创新新型普法模式,服务全市“五水共治”工作。
“博友,您好。通过督促协调,属地镇、村组织人员对河岸进行了清理。”3月13日,@海宁环保就广大博友关心的区域水环境问题作出整改后的回音,并附上河道整治前后对比照。@随手拍解救水环境等及时转发并给予点赞。
3月11日,网友进行“五水共治,用青春护卫云洞港的一片洁净!海宁中学志愿者在行动!”的图片播报,@随手拍解救水环境及时转发评价。
……
污染水环境的曝光台、保护水环境的宣传窗、传播正能量的好导体,信息化时代,像@随手拍解救水环境这样的网上法制宣传和监督平台,在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已不计其数。依托嘉兴法制宣传网,利用“信息动态”、“以案说法”等栏目,广泛宣传“五水共治”的信息和案例;依托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网络自媒体为主渠道,利用“五水共治”专题官方微博,主动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微讨论、微曝光、微监督,有效发挥自媒体的独特宣传、监督和辐射效应。
带头督查问需于民
落实责任初显成效
开展基层水环境调研督查也是“五水共治”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部署,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司法局由局主要领导分管,组成三个督查组,在市领导的带领下,深入海宁市长安镇、许村镇蹲点督查“五水共治”工作。督查组先后实地走访了盐仓、老庄等20个村(社区),查看河道(池塘)120条,走访生猪养殖户20多家,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镇、村沟通,督促解决。通过督查推动落实,长安镇和许村镇“清三河”和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工作进展快,效果好。
2012年,嘉兴市全面建立“河长制”。嘉兴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高玲慧任竹桥港河道河长,嘉兴市司法局为责任牵头单位。为落实市级责任部门职责,市司法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展逢“5”必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督促。
竹桥港河道全长1.6公里,河流平均宽约为26米,原水质为五类到劣五类之间。截至目前,市司法局已组织人员巡河41次,向沿河人家发放环保法制宣传资料600余份,并会同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和南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开展电控厂地块污水纳管、806厂宿舍楼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