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3月15日报道,由三星引领的“韩流”让韩国品牌风靡亚洲乃至全世界。亚洲品牌和战略专家马丁·罗尔说,如果说西方企业还没有对此加以重视,那么它们很快就会这样做,因为消费者开始用自己的钱包投票。
在品牌财政公司最新的全球最有价值500品牌排行榜中,三星仅次于美国的苹果公司,排名第二位。这个韩国电子巨头的口碑和创新力使它的品牌价值增至790亿美元。苹果的品牌价值为1040亿美元。
美国品牌在该排行榜中领先,其次是拥有本田、三菱和丰田等大公司的日本,中国排名第六。
本刊就亚洲品牌的崛起采访了《亚洲品牌战略》一书的作者马丁·罗尔。
《外交学者》:三星正在崛起,但我们何时才能看到前十名中有更多的亚洲品牌呢?
罗尔:过去10到15年的时间是亚洲品牌建设的第一阶段。亚洲走出了制造业时代,不再是西方品牌零零散散的输送基地。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三星总裁李健熙决定奋起直追,像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那样作出一番成绩。
第二个因素是董事会内部思想的改变。很多亚洲家庭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留学归来,他们在哈佛或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学习过,与上一辈人的思想完全不同。他们可能还在麦肯锡、欧莱雅等跨国公司工作过。
《外交学者》:亚洲品牌该如何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改善盈利?
罗尔:亚洲品牌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但品牌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起来的。如果你来自加利福尼亚、慕尼黑或巴黎,你不必过多介绍自己的国家,但如果是韩国、新加坡、泰国或印尼的品牌,你就必须作更多的解释,说明自己为什么有资格占据一席之地。亚洲品牌还必须证明自己在设计、质量、管理、经营和创新方面的价值。它们还需要培养顾客的品牌情感。例如,如果你跟别人谈起苹果,他们不会跟你讨论产品,而会谈论乔布斯,以及他们对围绕该品牌的一些价值的喜爱。这就像一瓶酒,需要多年的时间去发酵、熟化。
《外交学者》:日本品牌在品牌财政公司排行榜中整体排名第二。地区排名是否反映了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呢?
罗尔:在发达经济体,企业成功几率要大得多,但这种模式仍有可能被打破。亚洲出现过台湾热和这几年的韩流——而它的确推动了韩国化妆品和电视剧。
至于中国,它还需要5到10年时间,因为这涉及设计、质量和人们的总体印象。这还取决于产品本身,如果你要买瓷器或玻璃制品,那么产地效应就不太重要,但如果你要买汽车、手机或名牌包,那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考虑,因为这是一种信任。我认为中国还做不到这一点。
《外交学者》:你认为亚洲品牌的未来如何?
罗尔:亚洲品牌将在历史上首次荣登榜首,这不会是季节性的或一时的潮流。全球消费者将看到,前三名或前五名的品牌都来自亚洲,这些品牌像西方品牌一样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