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亮虽然有缺憾但也很美,这就是我们的残疾人艺术团及文化基地命名为‘半月’的由来。”负责人高峰很有成就感地对记者说。艺术团的各支团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陆续组建,稍具规模后于2012年成立了“半月”文化基地,位于四喜社区,那儿有排练厅、展示厅和高峰个人工作室,成为“半月”艺术团成员定期活动的场所。
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半月”文化基地现有口琴队、摄影队、写作队、书画队、合唱队等团队,所有成员都是王店镇的残疾人,以肢残者居多,现有成员50多人,大多数人都加入了不止一个团队。
帮助残疾人敞开心扉
“半月”艺术团及文化基地成立的初衷是让更多残疾人敞开心扉、融入社会,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生活信心。两年来,文化基地各艺术团队活动越来越热闹,每周都有固定训练和交流时间,哪怕对乐器一窍不通的人也可以加入团队从零学起。
王店镇假山村残疾姑娘徐慧芳是主动要求加入“半月”艺术团的成员之一。过去,她有强烈的自卑感,自从加入口琴队后,仿佛开启了另外一种人生。高峰告诉记者,马年春节前夕,徐慧芳主动参加“半月”艺术团书画队组织的免费送春联活动,在现场帮忙,和艺术团其他成员以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谈笑风生,与之前那个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她判若两人。
“‘半月’艺术团并不要求残疾人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想为他们打造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活动,残疾人的生活也可以和健全人一样丰富多彩。”据高峰介绍,“半月”艺术团户外活动最多的要数摄影队,因为摄影队经常外出采风,目前已经去过上海、江西等地。摄影队的成员残疾程度相对较低,经常外出开阔眼界的他们心态更加积极。
探索适合不同残疾人的团队
尽管“半月”艺术团和“半月”文化基地在王店镇小有名气,也得到残疾人的青睐,但高峰并没有满足现状,他希望能探索打造更多适合不同残疾人的艺术团队。目前基地的大多数成员都是致残人士,轻度的可以带上相机随团队出门采风,重度的不方便离家,可以参加写作队伏案创作,哪怕在镇报上发表一首小诗或一篇小散文,对于常年卧病在床的重度残疾人而言都是很大的鼓舞。
高峰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希望精神文化生活也同样充裕。“现有的艺术团队都根据不同残疾程度而设立,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好的点子,让那些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的人士也能够参与。”他说。“半月”艺术团和“半月”文化基地自成立以来,得到区、镇残联、镇文化站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团队成员都踊跃参加免费送春联等一些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打响艺术团和文化基地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