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本网关注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敬老院、孤儿院里探春节:失团圆,温暖在

2014年2月5日 20:47 [ ] [打印]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 新春佳节之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洋溢着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可社会上还有一部分群体却没有亲人可以团聚:年过花甲的五保户,敬老院里的孤老,失去亲人和自立能力的孤残儿童。新华社记者走近这部分群体,倾听他们的新年期盼。

   敬老院:新衣新裤难掩节日冷清

  在拉萨市敬老院内,鲜红的“福”字映衬出节日的喜庆,院里的28位老人,有一半老人被亲戚接回家过年,剩下一半便留守在了敬老院里。春节期间,援藏干部给老人们送来了、水果和老年营养品等慰问品,并陪同他们喝茶、聊天,嘘寒问暖。“我们一起看晚会,还玩了藏式骰子等传统游戏。”在拉萨市敬老院安享晚年的耄耋老人阿旺开心地说。

  同样收到不少节日“礼物”的还有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敬老院,由于节前一些爱心人士的捐赠,这里的25位老人在新年到来时,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摩挲着新衣新裤,不会说话的储诚运笑得特别灿烂。

  60岁的储诚运是院里的“老好人”,因为他不会说话,智力不健全,每天都是笑呵呵,却热衷于上山收集竹子做农村用的耙子,送给村子里的人。每当别人收下他的耙子,他就会高兴地咧开嘴巴,从喉咙发出一阵听不太清的笑声。在毛尖山乡板舍敬老院里,有一半老人像储诚运这样患有智力认知障碍,对于他们而言,虽然无法完全理解春节的含义,但看到院子里挂起的灯笼,燃放的鞭炮,身上的新衣服,显得特别兴奋。

  “平时会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来跟老人们做伴,打扫卫生,说说话,让老人孩子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可现在寒假孩子们与父母团聚过年了,老人们就孤单许多,我们就多张罗点活动让他们开心开心。”敬老院负责人刘磊告诉记者,“学雷锋活动日”及重阳节的时候,会有许多志愿者来慰问陪伴老人,可春节期间便很少有人来了。

   儿童福利院:浓情年夜饭“呼唤”更多爱心家庭

  除夕之日,在合肥市儿童福利院200多平方米的食堂内,20个大圆桌整齐排放着,近两百名能出外用餐的孤残儿童们,身穿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鲜艳的新衣服,自己动手或由工作人员进行喂食。

  糖醋排骨、红烧牛肉、基围虾、糯米圆子、甜汤等20多个菜陆续端上了桌子。6岁的庐立江是聋哑人,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他却拿起了装有雪碧的一次性杯子敬向给他喂饭的工作人员,露出憨憨的笑容。

  在这里,每逢大年三十,福利院都会把所有身体情况允许、能出外就餐的孤残儿童接到食堂来集体吃年夜饭。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尹学萍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残疾的孤儿比例越来越高,现在来院的孤儿,98%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我们逐渐完善了‘集体供养,家庭寄养、机构形态下的双亲家庭照顾’三种儿童照料模式,希望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

  郑勇便是福利院为家庭寄养模式招聘的“爱心妈妈”之一,六年前她与丈夫一起被招募来到福利院,组建了一个“爱心家庭”,承担了养育5个孤残儿童的责任。“我现在已经离不开他们,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陪着孩子们度过一年又一年,陪他们吃每一顿年夜饭!”

  “虽然在国外家庭供养模式较为普遍,但这种模式在国内还是一个新事物。”尹学萍说,认同和理解这个岗位的人并不多,目前福利院提供了20个“爱心家庭”的房子,但是由于“爱心父母”要求真正的夫妻,并且365天都有家长在家照顾孩子,现在只成功组建了13个“爱心家庭”。“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爱心家庭能够组建起来,给孤残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节日化”关心需要日常化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合肥市市民小夏是一名私企主管,利用空余时间常去养老机构做志愿者,他动情地朗读了这篇网上被广泛转发的散文,他说,“与国外相比,国内为养老场所服务的志愿者太少了,有的养老院一年才能迎来一次志愿者活动,这些老人已经逐渐被社会遗忘在这个角落。尤其是在春节这种传统节日,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没有人关心。”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敬老院、福利院发现,伴随着国家逐渐提高对于边缘人群的社会保障,这部分人群的物质生活正在日益提高。但对于亲情缺位、缺少情感关怀的他们而言,日常化、系统化的关心与情感交流恰恰是目前所缺乏的。

  “作为易被忽视的边缘人群,孤儿和老人往往是到儿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才会成为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对象,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人走茶凉’的孤独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教授易林分析指出,目前社会上对于这部分边缘群体的救助多数是维持其基本生活保障,在个别特殊节日中看似热闹的志愿者活动,也基本是走过场,鲜有关注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应当想办法将目前这种‘逢节才关爱’的状态逐渐转为日常化。”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杨玉华、张紫赟、张京品、周畅    编辑: 林越琪

 相关稿件
·传统手艺“飘香”马年春节 秀洲:饭糍茶香传年味
·吃年夜饭、拍全家福……五代同堂夏桂元 马年新春乐开怀
·吃年夜饭、拍全家福……五代同堂夏桂元 马年新春乐开怀
·多彩文化润新春 ——新华社记者亲历春节文化生活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