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消灭垃圾河,黑河、臭河有效减少,水质明显改善;完成“十二五”圩区整治5万亩以上……随着秀洲区“五水共治”三年行动在一项项具体目标中拉开攻坚帷幕,秀洲区各乡镇也马不停蹄地落实各项工作。在“五水共治”中,各乡镇有何侧重点?具体措施又有哪些?记者首先来到了“治水重镇”王江泾,一探该镇的“五水共治”路线图。
全民行动科学治理“三河”
“村民们要求对新浜、徐长湾两条河浜进行水力冲浆清淤,根据前期调查,这两条河道没有其他污染源。”1月25日上午,民主村党支部书记顾卫国将村民的意见反映到了王江泾镇治水办。
“我们村的喷水织机已经全部入网了,生活垃圾也在‘四位一体’保洁中得到了有效处理,可以说这两条河浜已经没有重污染源了。”顾卫国告诉记者,村民之所以提出清淤要求,主要为了防止夏天河底淤泥发酵引发水体发黑发臭,而从淤泥中上浮到河面的腐烂物很轻,清淤船很难打捞干净,所以需要采取水力冲浆的方式,清淤才最彻底。
通过发动群众,王江泾镇对全镇所有河道进行了全面排摸,初步确定垃圾河、黑河、臭河90条88.3公里,其中“垃圾河”河道50条44.2公里,黑河27条30.5公里,臭河13条13.6公里,并对每条重点整治河道的污染因素开始全面排查,下一步将根据不同情况,综合不同污染源制定整治方案,并实施清理、整治措施。
“现在百姓的治水意识提高了很多,对于什么治水措施对哪些河道最管用都很了解,其实像罱河泥、冲浆这些治水措施就是从农村农作经验中借鉴而来的。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再借助现代治水技术,才能真正把水治好。”王江泾镇治水办副主任郁海华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工业废水入网和清河底淤泥、清河面漂浮物、清水中障碍物、清河岸沿线垃圾、绿化河道两侧、种植河面水生植物的“四清两绿”行动并加大乱搭建的整治力度,2014年确保全面完成“垃圾河”的清理整治。
此外,王江泾镇通过深入排查河道各种黑、臭因素,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排放口封堵与整治、生活污水入网与治理、种植水生植物、养殖业整治提升、河岸规范整治等措施,全面消除导致河道黑、臭源头,2014年底实现消除黑、臭河道50%以上。
加大投入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菲特’时的最高水位都比原来的防洪墙高13厘米,这里一带都被蚕溪荡的水淹过。”南汇村村委会主任杨李明指着加高加固之后的新防洪墙说,“新加高加固的防洪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防洪标准提高了60厘米,达到吴淞水位5米的高程,再也不用担心像‘菲特’这样规模的洪水威胁了。”
据了解,南汇村西湾里防洪墙加高加固工程总长1400米,计划总投入48万元,从去年12月8日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五分之一。“西湾里防洪墙从南汇市河一直延伸到南北浜水闸,剩下的工程春节过后就会马上建设,确保在今年汛期之前建设完成并发挥防洪作用。”杨李明说。
王江泾镇地势低,水域面积大,一直承受着巨大的防洪排涝压力。记者从该镇治水办了解到,按照“增外排、筑高堤、除内涝、强管理”要求,今年王江泾镇将加快王新圩区、王凝圩区建设进度,尽早投入使用,对全镇外围66.8公里薄弱圩堤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加高加固,对西雁村西雁荡及大坝村陆家荡共1.8公里堤防进行提升改造,着力提升全镇应对洪水的能力。同时,结合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大力提高农田设施标准化建设,新建渠道37公里、灌溉泵站13座,新建闸站1座,建设设施农业300亩,进一步提升全镇的防洪排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