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打造长三角区域独具魅力的健康养生古镇——访新塍镇党委书记陈建祥

2014年1月17日 08:22 [ ] [打印]

  杏花微雨,白墙黛瓦的楼宇藏匿在碧波葱郁之中,悠悠古镇环水而建,在庸庸闹市之外透露着丝丝清雅出尘。“会昌元年,尝垒土为城,谓之新城”,承袭千年吴越古镇文化底蕴的新塍镇,如今已是温润之泉,涓涓而来;历史古镇,焕然新生;千年古刹,古韵犹存。“养生、养心、养神”的隽美新塍正将那梦中之境搬进现实。

  回眸2013年,新塍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将大镇变为强镇,把古镇变成活力新镇,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新塍梦”,深化“三年活动”,稳中求进,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2014年的新塍镇将大有可为!”说起新一年的发展,新塍镇党委书记陈建祥胸有成竹地说,2014年工作仍将围绕“新塍梦”,但更为具体化,就是要打造长三角区域独具魅力的健康养生古镇。

  “展望2014年,新塍将把握好列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机遇,以‘生态立镇、商贸兴镇、统筹强镇、和谐安镇’为总战略,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古镇新城互动发展、社会管理协调发展’三大发展为总抓手,着力做好‘大平台拓展、大区域发展、大产业调整’三篇文章。”陈建祥说。

  “新塍镇要有较大的变化,就必须开创古镇发展新局面,结合新塍实际,做好‘大平台拓展、大区域发展、大产业调整’三篇文章。丢掉‘千年古镇,万年不变’的帽子,借助温泉、古镇、古刹这三个有别于其他江南旅游小镇的要素。以养生、养心、养神为内涵,让新塍焕发新活力。”陈建祥坦言。

  “大平台的拓展是产业集聚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陈建祥说,2014年新塍镇将继续完善实施“外拓内联”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塍大道、嘉铜公路(拓宽)、朝阳路延伸段等5项道路工程建设来改善交通环境秩序,提升城镇发展品位,优化招商选资环境。与此同时,根据“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总体安排,对镇区的主要道路进行标准化改造。其次,新塍镇将围绕产业发展狠抓平台拓展,重点推进土地征迁、农民房屋征迁等。

  “2013年新塍镇‘三改一拆’工作是点状的和线状的,而2014年将要实施片状发展,推动大区域发展。”围绕“健康养生古镇”的发展定位,推动现代服务业招大引强选优,以温泉旅游、温泉养生作为产业重点开展招商选资。同时,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新塍分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深化古镇新城互动发展,为三次产业调整夯实基础。

  在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镇的基础上,陈建祥表示,2014年新塍仍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围绕以新塍塘为主的治水工作,着力推进生猪减量提质工作、小集镇污水截污纳管工作、喷水织机整治以及“四位一体”的河道长效保洁工作。

  “新塍要打造健康养生古镇,就要牢牢抓住大产业调整,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新塍镇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2014年将突出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做大三产,做强二产,做优一产。”陈建祥表示,今年将立足古镇现实优势,着力引进具有医疗养生、休闲养生、文化艺术交流等特色的多元养生养老服务业;第二产业以“定位准确、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为发展目标,引导企业转型提升、错位发展、做大做强;围绕“健康、休闲”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

  “新塍梦”早已绘就,而今正将所造之境搬进现实。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吴利君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模块化管理助推和谐之城建设 ——访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荣伟
·县(市、区)晚报走读——第二站秀洲区:一张蓝图绘到底
·“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网络访谈
·央视网访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