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
回顾2013年,我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同比保持下降,死亡人数和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数均低于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2013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事故(不含火灾)1413起,死亡366人,受伤1382人,直接经济损失2612.0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0%、1.61%、0.43%、0.79%。事故死亡人数占年度省政府下达控制指标的96.3%。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从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到重大隐患单位挂牌督查,再到重点行业重点督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始终。市委、市政府以铁的决心、铁的标准、铁的手腕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工作亮点一:
完善长效管理,夯实基层基础
2013年,我市把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作为工作重点,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突出源头预防。
5月24日,市政府在海宁召开会议,推广安全生产基层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镇(街道)关键节点,拓展村(社区)安全管理网络,从制度、人员、经费上加大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实现基层安全生产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同时,根据各地、各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特点,我市开展了以“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整治、建筑施工安全”等13个区域性项目和以“重大危险源事故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等11个行业性项目为重点的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事故防范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此外,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继续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推进,并在嘉善县开展示范创建县活动。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1402家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与此同时,我市还把企业诚信机制建设、生产岗位安全风险点的排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融入到标准化创建过程,做到隐患能及时被发现消除或有效管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让安全生产的理念更加深入民心,我市更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社会安全公共宣传,在市级各类媒体开辟安全生产宣传专栏,把“安全生产月”活动延伸到每月、每周,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开展“安康杯”竞赛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提高一线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荣誉感;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推进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岗位风险的认知度,减少“三违”现象的发生。据统计,2013年全市各级共举办各类安全知识竞赛931场,各地共设现场咨询服务19场,全市有34.3万名企业员工参加了各类安全知识培训。
工作亮点二:
强化隐患排查,实现源头治理
我市始终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长效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健全完善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整改摘牌等制度,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46533家次,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58996项,已整改58226项,整改率达到98.76%,累计落实各类隐患治理资金1901.4万元。对于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单位,我市实行了挂牌督办制度。2013年,全市累计有49家单位被省、市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我市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危险化学品等易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点行业领域实行了重点督查。经过全年的“高压整治”,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普遍向好。其中工矿产业商贸领域,一次性死亡2人以上事故同比下降60%,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领域2013年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水上交通领域,共发生3起事故,死亡3人,占控制指标的30%,连续数年事故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道路交通领域,我市加大了对客运车辆、道路隐患、农村道路、路面管控等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排查“五类车”7万余辆次、驾驶人7万余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9万余起。
在交通运输领域,我市加强与公安交警及上海、江苏吴江等相邻地区有关部门的联动,实施信息登记抄报制度,加强源头管理,加大对运输车辆“三超一疲劳”的整治力度,共检查车辆47505辆,查获违法超限车辆5265辆。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客运车辆动态监控,有效规范道路客运市场秩序,全市“两客一危”车辆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车辆联网动态监管率达到97.57%,位列全省第一。
在建筑工程领域,我市2013年加大对建筑工程起重机械、脚手架和高支模板、深基坑、临时设施、临时用电等五方面治理力度,通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等,共检查工地1313个,建筑面积3102.9124万平方米,发现并整改隐患8948条。
在消防安全领域,开展火灾隐患“百日大会战”、“三老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着力夯实消防安全管控基础,全年共检查单位51240家,发现火灾隐患29891处,整改火灾隐患27419处,责令“三停”91家,临时查封53家,处罚504家。
特种设备领域则突出电梯、气瓶和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加强登记、备案和检测工作,全市累计检查企业1511家,发现安全隐患2025起,整改1929起;排查电梯3103台,发现问题电梯1173台,封停电梯68台;检查涉氨压力容器624台,列入更新或搬迁计划54台,停用15台。
工作亮点三:
强化专项整治,实现标本兼治
自去年6月以来,根据国务院、省安委会统一部署,我市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高强度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工作。其间,全市共出动检查督查组6060组次,出动检查人员51385人次,检查企业41294家次,发现隐患61711条,下达整改指令书3206份,罚款335.634万元,停产停业277家,关闭企业11家。
我市还深入开展了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整治。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全市共排摸涉氨制冷企业49家,对246名涉氨制冷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部门和制冷车间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对所有企业按照安全检查表内容逐项进行对照检查,确保每个环节检查到位;市安委办组织质监、消防等部门对各地进行了督查,聘请相关专家到企业车间现场检查,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确保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到位。据统计,全市组织检查企业93家次,排查出隐患378条,完成整改233条,已停产4家,准备改造4家。另外,我市还开展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专项整治以及输油管线、化工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市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但是,安全生产任重道远,特别是某些生产领域依然存在着安全生产隐患较多、安全生产意识较差、安全生产管理较薄弱的作坊式和加工式的小企业。
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将继续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把安全生产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并进一步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和服务指导水平,全面推进和深化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同时加快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