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内“张家蛇医”为百姓医治蛇伤,代代相传;1982年域内第一条水泥路建成,改变了以往以水路为主的交通方式……这些曾经只存在于老一辈记忆中、靠口耳相传的历史变化,近日已被编纂成书。本月初,《古窦泾村志》正式问世。据悉,该村志是秀洲区首部农村地方村志。
走进古窦泾村,村民们对于这部村志连连称叹。在谈到编纂初衷时,村党委书记施建华表示,古窦泾村历史悠久,许多民风、民俗都很有特色,要用文字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不至于失传。
古窦泾村地处杭嘉湖平原,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属三县四乡的交汇处,域内有广福桥、善兴桥等多处古迹,还有许多像“歇夏米花”、“送蹄髈”等民俗,“十二花名”等民谣、俗语流传至今。“这些历史变化,民风民俗等都比较全面地记录在书里。”《古窦泾村志》的主编李同章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了解当年的历史,这本书也可以算是一部乡土教材了。”
写村志就要把历史说清楚,《古窦泾村志》在编纂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主要原因就是时间太久远。“有时候一个小问题,我们都要花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核实。”李同章老人这样回忆。
从5个行政村到如今的古窦泾村,村域经过几次撤并,连村里的老人们也记不清具体的时间和过程。《古窦泾村志》的编委成员们四处收集资料,经过反复核实,终于厘清了古窦泾村的演变过程。“档案馆里面很多当年的资料都是手写的纸片,查阅起来有难度。我们常常是白天收集材料,晚上再加班加点。”对于其中的辛苦,李同章老人印象深刻。
从前期筹备、组建编委会,到《古窦泾村志》成功问世,《古窦泾村志》的编纂工作历时两年之久。编纂过程中,编委成员通过走访村民、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档案馆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资料,反复修改、编排,最终成书34万余字。
全书由概述、重要记事和十三篇大类组成,内分百余章节,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古窦泾村跨度达420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古窦泾村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列举了农业、水利、工商业的发展历程,还涵盖了民俗文化、人物纪略……
《古窦泾村志》不仅便于人们认识古窦泾村,同时也为日后镇、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了便利,此外还带动了其他村、镇修志的积极性。“我们在编纂过程中还注意学习前人的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为村民们服务。”施建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