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意大利式文物保护修修补补一千年 修缮师是掌握尖端技术的文物保护者

2013年12月22日 09:21 [ ] [打印]

     原标题:意大利式文物保护 修修补补一千年

一意大利人曾骄傲地跟笔者说,看看脚下这座城市,它和一千年前没什么两样。这并没有夸张,在罗马老城区内,笔者几乎未看到一幢新建的高楼大厦,据说,都建在了郊外。而即便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文物的修缮也未有停,就在最近开始在欧盟和联合国的帮助下意大利政府启动了庞贝古城遗址的修复。

等身大建筑外观套住脚手架

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也是个打满补丁的城市。当然对于千年古城来说,定期修修补补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在这幅中世纪油画上所出现的补丁,还颇有兴味。意大利人给施工的脚手架套上了等身大的逼真建筑物外观幕布,修补工作都在幕布内进行。就读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宋雨迦说,意大利很多古建筑进行修缮时都会披上绘有建筑物原样1:1的幕布,而等到修缮结束后,撤掉遮蔽的建筑物与幕布上别无二致,完全保持着千年前的样子。使用幕布遮住,不但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意大利的古迹总是在维修,从未间断过,这是为了让游人,好不容易来一次,至少能知道建筑的原貌是什么样子。

按政府规定,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物,未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不得拆毁与改建,装修内部也须经文物部门派人检查、鉴定和批准。旧市区除非经特批,原则上不再增加新建筑。

修缮师是掌握尖端技术的文物保护

除了政策上的保护措施,意大利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在现代科技修复领域展开了全力的探索,非常注重理念更新和材料技术的开发研制,在科技保护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尖端的水平。他们善于使用现代合成材料和技术,尤其是在化学清洗方面研究很深入,做到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修复人员的健康和保护环境。

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修缮师不是工人,而是掌握尖端技术的文物保护者。

这一修,就是半世纪

在佛罗伦萨,文物修缮师还有另一个名字:“泥泞中的天使”。这一切来源于一场毁灭性的“黑潮”――1966年11月4日凌晨暴发的一场漫城水灾,正是这些文物修缮师们在做着将城中的文化遗产从泥泞中抢救出来的工作,一做就是半个世纪。

当时佛罗伦萨全城被洪水淹没,城中集中供热而使用的锅炉的储油罐破裂,大量的机油和泥沙与水混合成黑潮,当洪水退去后,人们发现,短短两日的洪水大约摧毁了6000家店铺,使5000个家庭无家可归,大约超过60万吨的泥沙机油混合物被洪水抛在街道上和建筑物里。

被米开朗基罗誉为“天堂之门”的青铜包金洗礼堂大门也不能幸免于难。上世纪80年代,“天堂之门”被送到文物修缮师处进行修复。工人们使用调配好的化学制剂,来去除附着在其表面的油泥,且不能损毁其原本的黄金表面。随后再用人工将“天堂之门”的所有细节上的损坏处进行修补,待到整个过程结束并恢复展出时已是2012年9月。这座吉贝尔蒂于1425年开始动工,耗费27年完成的巨作耗费了文物修缮师近30年的时间才得以与人们重见。

而佛罗伦萨国家图书馆就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其中馆藏品的1/3都被损坏,包括但丁、马基雅维利的珍贵手稿原件。洪水退去后,150多名工作人员和近百名志愿者投入到古籍文献的修复工作中。将被损毁淹没的文物根据损毁和可维修程度登记,建立卡片档案,可在全世界同行中借阅,以便能够在可见的未来,修复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进行再整修。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西洋镜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中国梦国际研讨会闭幕 专家瞩望中外对话可持续
·中国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开幕
·上海国际社区中心来洪合新民学校送爱心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