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嘉兴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重度霾,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也严重影响了市民的身体健康。少外出、勤洗漱、戴口罩……市民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重度霾天气。针对这一现象,记者于昨天走访了秀洲区节能环保领域的装备制造业企业。
在位于秀洲工业园区的耐思电气(嘉兴)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两台能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正在安静运行着。“PM2.5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而净化器的高效除尘滤网能有效过滤0.3微米以上的有害物质。”据该公司区域销售总监钟磊介绍,一个净化器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净化近30平方米的空间,除了应对严重雾霾对室内空气的影响,还能将甲醛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效除去甲醛、甲苯等污染物质。
“我们公司以生产插座、拖线板等系列产品为主,而空气净化器产品的研制,可以说是公司产品向环保产业的延伸,进而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姜九龙告诉记者,该产品的研制也是受到今年初北京PM2.5污染的启发,通过引进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空气净化器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目前产品集中在上海等一线城市销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秀洲区像耐思公司这样,通过自主开发致力于解决大气污染的装备制造企业不在少数。被列入2013年省重点项目增补名单的浙江南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62套新型湿式静电除尘器生产基地项目,已于近日在秀洲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致力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等产品的制造以及PM2.5粉尘排放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公司拥有的处理PM2.5专用湿式除尘技术已列入国家环保部科技示范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0套1000MW型湿式静电除尘器的能力。”该公司董事长卢钢告诉记者,项目建设既顺应了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破解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需要。
秀洲区自2010年提出生态优先战略以来,围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理念,大力引进环保产业项目,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同时,通过多渠道开发绿色新能源,不断拓宽生态发展路径,应用尽用、循环利用,实现秀洲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每年冬季,秸秆焚烧成为嘉兴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了解,嘉兴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160万吨,在每年的收割季节,农作物秸秆在田间地头焚烧产生的烟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同样被列入2013年省重点项目增补名单的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农业废弃物焚烧综合利用发电、供汽项目则能有效实现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
据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2.3亿元,新建2台高温高压秸秆焚烧锅炉并配套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年可消耗农业废弃物(秸秆)25万吨,月节约标煤12.5万吨,新增发电量2亿千瓦时,年供汽量35万吨,灰渣还可以作为钾肥原料实现再利用,实现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记者从区发改局获悉,通过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到2015年,秀洲区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将达到10.05%。届时,全区每年可节约常规能源折标煤31.15万吨,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循环发展。
面对连续“霾”伏,您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对雾霾心得?您觉得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您又有哪些意见与想法?各位读者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嘉兴日报秀洲分社,或者拨打秀洲分社热线电话:18868309110,让我们集思广益,“共战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