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周五上午,市社会福利院都会迎来一支特殊的支教团队,市第一幼儿园的老师们轮流来到这里,给福利院的孩子们送来量身打造的课程。从2009年初至今,这项爱心支教活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两只小羊见面啦,它们会怎么打招呼?”市社会福利院三楼布置得童趣盎然,“阳光班”教室里,林梅芳老师打开漂亮的画册,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大森林里的故事,团团围坐在她身边的10多名小朋友听得入神,还不时跟着故事情节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听完了故事,接下来是严丽老师的DIY小课堂,展开草绿色的背景卡纸,五颜六色的彩纸片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缤纷的花朵,在青青草原上贴出了一片灿烂的春光。“颜色配得真棒”、“花朵形状真漂亮”……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朋友们新创意一个接着一个,很快就把黑板打扮成了一个大花园。
“每当幼儿园里有了新的活动、新的玩具,我们都会尽量带到福利院来,让这里的孩子也能率先体验到。”两位老师告诉记者,每周轮到爱心支教的老师都会认真备课,教学计划与课程目标也会根据福利院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做出相应调整,“每次来到院里,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们都由衷觉得,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们浓浓的爱。”
“这些年,福利院的物质条件改善了很多,我们最关心的,是怎样做好学前教育,让这里的孩子,尤其是残障的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社会,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顾金林告诉记者。2009年2月19日,《嘉兴日报》党报热线报道了福利院的孩子缺少学前教育师资的情况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第一幼儿园主动伸出援手,以结对支教的形式帮助福利院补上了薄弱的一环,让这些最为弱势的孩子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5年前第一次来到福利院,我们觉得特别震撼,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说起爱心支教活动的开端,市第一幼儿园园长陈琼记忆犹新,“回到园里,我们在全体教师大会上提出了爱心支教活动的倡议,没想到引起了热烈反响,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大家争相把自己最拿手的课带给孩子们。”
5年下来,爱心支教已经成为了第一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每到学期初,老师们都会自觉报名,制作出新一轮的支教课程表。“福利院孩子的特殊情况要求老师更耐心、更包容,要注意到每一个孩子的特殊性,引导着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陈琼感慨,“爱心支教不仅仅是‘我们给孩子带去了什么’,这些特殊的孩子也给了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许多触动。”
“小雨愿意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了!”“平平学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了!”在每一次爱心支教的课堂上,都有着细微而令人惊喜的改变。5年下来,最初的几批孩子们有的上学了,有的通过国内外收养、爱心家庭寄养等方式离开了福利院,学生进进出出换了好几茬,但是市第一幼儿园教师们依然坚守在爱心支教的岗位上,为幼小的心田送来缕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