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鲁俊在会议上强调 再接再厉 实干苦干全力打好抗洪救灾持久战

2013年10月10日 08:19 [ ] [打印]

  本报讯经过连续多日的共同奋战,我市抗洪救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当前河网仍处于危急水位以上,各地险情时有发生,抗洪救灾形势依然严峻。昨天上午10时,省委书记夏宝龙在视频连线中听取我市情况汇报,表示全力支持嘉兴抗洪救灾工作。昨天傍晚5时,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防汛视频会议,就抗洪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市委书记鲁俊强调,面对高水位仍将持续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洪涝灾害的严重性和抗洪救灾的艰巨性,坚定信心,再鼓干劲,全力以赴打一场抗洪救灾的攻坚战、持久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市领导肖培生、刘冬生、高玲慧、胡海峰、孙贤龙、夏忠平、武亮靓、赵树梅等出席会议。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到场参加,各县(市、区)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此次强降雨的影响,我市共有71个乡镇受灾,倒塌房屋144间,受灾人口74.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目前除市本级主城区以外,桐乡、海宁、海盐、嘉善等地的老城区基本受淹,海盐县、嘉善县、秀洲区成为重灾区。省委、省政府对嘉兴汛情和灾情极为重视。昨天上午,夏宝龙在视频连线中听取了嘉兴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当前的防汛形势,肯定了嘉兴各地在抗洪救灾工作中所作的努力,要求嘉兴市有信心、有决心,坚决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新海等省领导也通过电话密切关注嘉兴抗洪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表示将全力支持嘉兴的抗洪救灾工作。

  昨晚召开的全市防汛视频会议上,在听取各地情况汇报后,鲁俊对各地工作给予了肯定,就一些重点工作进行再重申、再强调。她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游来水流量得到了控制,上游泄洪带来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但受持续强降雨面广量大、南排受制于天文大潮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市河网仍超危急水位,嘉兴站超危急水位达到0.73米,为1954年以来的最高值。据初步分析,嘉兴水位退到危急水位需要5至7天,退到警戒水位需要10至12天。随着高水位时间持续,因灾损失还会加大,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洪涝灾害的严重性和抗洪救灾的艰巨性,做好实干和苦干、奋战半个月的准备,再接再厉,全力以赴,打好抗洪救灾工作的持久战。

  鲁俊强调,一是要全力以赴保安全。坚持24小时高密度不间断巡查圩堤,确保这条生命防线的安全。在做好人员转移安置的同时,切实加强转移人员的生活保障和情绪疏导,密切关注新的危房、新的积水地段等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一旦发生险情,及时转移安置。要加强危化物品的转移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置,及时跟进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加强检测保障自来水饮用安全。二是要尽快修复受损的重大水利设施,恢复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要尽最大努力加快泄洪,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四是要全力以赴保障社会稳定,切实关注受灾群众的利益诉求,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服务。要通过防汛信息的及时发布、抗灾救灾知识的普及、自救互救典型的宣传等方面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抗洪救灾氛围。五是要团结协作,严肃纪律,在市、县(市、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做好抗洪救灾的各项工作。六是要通过抗洪救灾的实战,梳理薄弱环节,立足长远,及早着手,补齐“短板”。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余延青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全力以赴 打好抗洪抢险攻坚战强化责任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李克强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抗洪抢险和防灾救灾工作
·新华网:南方多地遭暴雨袭击 国家防总紧急指导抗洪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