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重统筹 抓创建 促提升 海宁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013年10月6日 08:30 [ ] [打印]

    记者昨天从海宁市获悉,近年来,该市深化农村环境整治,积极探索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海宁市生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在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着力在工作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协调,农村环境建设机制逐步完善。同时,出台契合实际的工作规划,将《海宁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作为该市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依据和行动指南,进一步明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目标和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治理、河道长效保洁、生态家园建设,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在突出全局重统筹的基础上,海宁通过载体联动,积极抓好各项创建。“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美化绿化,加快村庄房前屋后绿化建设,在省内率先实施‘政府出资送苗入户’的村庄绿化模式得到全面推广。”海宁市生态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该市启动实施了“一村一品”绿化特色村三年创建行动,形成“枇杷村”、“石榴村”、“银杏村”等一批绿化特色村,该市村庄绿化面积4.1万亩,绿化率为32.4%,成功创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31个、嘉兴市级54个。据介绍,通过“生态村”创建,海宁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我们将环境整治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示范村,加大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硬化。”据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创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前该市已经累计创建嘉兴市级生态村113个。

  

  如何才能巩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海宁通过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突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城乡“四位一体”保洁机制,助推农村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据海宁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在嘉兴率先全面推进并深化“河长制”管理,推进全民治水行动,完成全部市级河道排污口和90%以上镇村级河道排污口封堵,全面完成456家“有管不入”工业企业截污,推广建立215支治水义务巡防队,有效推进农村水环境面貌改善。同时,海宁大力推进禁养区、泔水猪和违章猪舍的关停拆除,创新开展以“猪棚改菇棚”为模式的“1改X”行动,着力抓好生猪减量提质工作。为了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海宁还积极建立健全“一把扫帚全覆盖”的集河道、镇区、公路、村庄于一体的城乡保洁新机制,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新建或改造三类以上公厕96座、垃圾中转房146座,50%以上的镇实施机械化清扫、80%以上的镇(街道)实现压缩车加压缩站的垃圾收运模式。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种下的是花草树木,改善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的是居民生活质量,收获的是社会和谐发展。”海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持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深化实施“绿化乡村、清洁家园”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落实“河长制”管理、“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等工作,重拳治理“脏乱差”,精心绣好“绿衣裳”,大力整治“水环境”,着力建设“高产田”,严格把好“环保关”,全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风景线。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陈新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积极部署台风“菲特”防御工作 嘉兴市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我在现场】国庆假期里 一个新嘉兴马大嫂的“超市经”
·节日期间反对“四风” 坚守岗位服务人民 嘉兴风清气正欢度国庆
·推出系列“旅游盛宴” 嘉兴旅游景区迎战“十一”黄金周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