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这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笔下的江南水乡。如今,为了还原水清岸绿的风光,嘉兴开始推广生态治水,年底前市区二环以内的14条河道将种植水生植物,总长度超过15公里,以实现水环境的生态修复。目前明月河已有400米长试验段种植了水生美人蕉、香蒲等品种。
这条新闻让人不由想起两条“旧闻”:在清淤截污的基础上,通过在河道里栽花种草、放养鱼苗,半年前还臭不可闻的“墨汁河”长住桥港,如今碧波涟漪、鱼翔浅底;通过在石臼漾水源地建设生态湿地,营造蜿蜒曲折的天然“沉淀池”,不仅城市生命之源洁净起来,还新添了“芦苇随风摇曳,白鹭结队翱翔”的景观。这些初见成效的治水之策,展示了嘉兴生态治水的路径选择。
河道清淤、截污纳管、养护保洁……相对上述传统做法,生态治水创新何在?以水生植物为例,首先,它们能吸收水体里的污染物,特别是氮、磷等富营养成分,堪称河流“清道夫”;其次,可以产生有益于生物、微生物生长的氧气,给河水注入自我更新之力;第三,外形美观、生长稳定,种植无需大型设备和化学药剂,不仅节约成本还能美化环境,可谓一举多得。由是观之,清淤、截污等传统治水方法大多着眼当前,重在“清理旧账、不欠新账”,而生态治水更看重长远,实现水质的彻底改变,让福水润泽城乡,清泉流入心田。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提醒我们,环境也是民生,这个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治水正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因为治水的根本目的是要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善民生、服务民生。
城市因水而灵动,水因城市而致远。嘉兴是江南水乡,水流淌着我们的记忆,流淌着我们的文化。可以想象,当生态治水的理念在更多地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水底尽传螺五色”、“岸边依依垂杨柳”的水乡美景,将不再是嘉兴人儿时的记忆或梦中的憧憬,而是真实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