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我在现场】"上、中、下"齐治 油车港"立体"治水有效改善水环境

2013年9月4日 08:28 [ ] [打印]

  “合力治水美丽秀洲”系列报道之四

  秀洲新闻网9月3日讯“以前河道不像样子的,现在好多了,村领导隔几天就来看的,哪段河道(保洁责任——记者注)属于谁,清清楚楚的。”油车港镇胜丰村村民姚培卫的家就在姚家头港旁,说起河道的变化,他深有体会。

  影响水环境的除了河面和河岸上的水葫芦、垃圾之外,河道淤泥和沉船也是影响水环境的一大因素。为此,油车港镇采取了河底清淤、河内沉船打捞、河面打捞杂草的“上、中、下”齐治的办法,有效改善水环境。

  姚四毛夫妇正在河面上打捞水草

  “上”捞水草洁河面

  说话间,负责保洁的姚四毛夫妻摇着保洁船从河道经过。姚四毛用自己每天打捞的垃圾的多少来形象地说明河道的变化:“以前河道里都是水草,每天都捞好几船,经常打捞河道里水草就少了,现在河道(水质)蛮好。”,记者看到,姚四毛的保洁船里只有浅浅地一层水草。姚四毛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承包了村里4个组的河道以及河岸的保洁工作。

  油车港镇胜丰村党总支书记倪根荣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加大了物力财力对河道进行治理,全村22个村民小组配备了6艘河道保洁船,按照自然村的划分对河道保洁、生活垃圾处理,保洁费用也由去年的6万元增至今年的11万元。

  一艘沉船被打捞出水面

  “中”捞沉船畅水体

  用左右两只“爪子”在河道内撑住,“身体和尾巴”往前挪动,不一会,这只外形酷似“铁螳螂”的大船就到了沉船前,伸出中间的手臂,三下五除二就将沉船捣成几块,将沉船“吃”到了船舱内。在栖真村油瓶湾的河道上,一艘打捞船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将一艘沉船从河道内打捞了上来。

  河道沉船不仅影响水面杂草的打捞,还会造成水流不畅,影响水上交通安全。今年1月份开始,油车港镇开始对河道内的沉船进行打捞。经过前期排摸,油车港镇的河道内共有水泥沉船853条,截至目前已经打捞出480条,今年年底可全部打捞完成。沉船打捞后,水体流通了,水上交通也更加方便安全了。

  油车港镇万厍村的长纤路港内几名工人正在给河道清淤

  “下”清淤泥净河底

  在油车港镇万厍村的长纤路港,几位工人师傅正忙着用水力冲刷设备清理河道的淤泥。油车港镇水利农机站站长钱金福告诉记者,针对不同的河道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清淤方式,水力冲刷清淤清理的比较干净,不过只适用于周边无建筑物的河道。

  2013年油车港镇计划清淤河道14条,总长度9.2公里,需要清淤土方量在6万立方米左右。8月1日开工至今,已经完成5条河道的清淤,11月底完成整个施工任务。

  如今,油车港对全镇333条195公里的河道(浜)落实了专业的保洁队伍。31艘保洁船,65名保洁人员,实行包片清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每天在河道以及河岸上进行保洁作业。通过“立体”治水,水清了,岸绿了,景也美了。

  记者点评:河道的治理,“病”在河里,“根”在岸上,油车港镇通过对河面、河底、河岸的“立体式”治水,有效实现了河道长效保洁。治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河道的清洁不仅仅需要保洁人员来保洁,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爱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文/摄 杨状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酷暑行舟清河道 油车港河道保洁员不惧高温辛勤工作
·河道保洁全覆盖 河道清淤全面展开 秀洲河道整治攻坚战打响
·乡村河道保洁员 每天沿河道巡看、打捞
·网络化管理 社会化监督 秀洲区召开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交流会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