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起,我省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开始统一执行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表,各地各校不得擅自修改或增删测试项目内容和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将实行“一票否决”。学生体质下滑广受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此次实行“一票否决”,问责校长,显示了有关部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心,此举对于改善学生体质大有裨益。
一个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如何,校长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体质不好,与体育课被“边缘化”有一定关系,课程表往往能按照要求安排体育课,但实际上常常被文化课挤占。体育课或者说学生体质,与学校的主要业绩考核似乎关系不大,因此,这直接导致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体育课也就成为“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比较次要,忙起来还可以不要”的课程。再者,体育运动常伴有风险,稍有不慎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伤害,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学校便不会去鼓励学生多开展体育运动。学校这种“自利、自保”的做法,带来的结果正是学生运动量的减少和体质的下降。如此说来,将学生体质与校长责任挂起钩来,确能从一定程度改善学生的体质。
改善学生体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问责校长显然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在学校,校长重视学生体质,安排实打实的体育课程,回到家中,父母出于孩子成绩的考虑,包办一切家务,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参加或少参加各种运动,学生体质提高又从何谈起?所以根本上还在于改变“以文化课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促使学校注重提升体育课的质量,同时也能引导父母走出误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从而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优秀的体育素质对应的是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力。新近公布的全省高校大学生一年级新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显示,嘉兴仅次于杭州,排名第二位。这样的位次令人欣慰,同样的道理,这位次的取得,不单在于校长的重视,还在于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有这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