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68岁老人刘一标,为回报50年前陌生好人送给他一块白蒸馍的救命之恩,决定在河南洛阳兴建农场并无偿转让给当地人。感人故事经《彭城晚报》报道后,立刻引来各大官方微博和主流媒体的转发、转载。8月12日,经“彭城好人”组委会研究决定,向知恩图报的刘一标老人颁发“彭城好人”奖牌。
一位普通的老人,被誉为“彭城好人”,并被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广为传颂,令人惊羡不已。然而,“彭城好人”刘一标的“走红”,并非一种机缘巧合,而是源于一次感恩。50年前,河南洛阳的一位陌生好人,给了饥饿中的刘一标一块白蒸馍,使他在饥饿的岁月顽强地活了下来。
50年后,发家致富的刘一标,为了感谢陌生好人的善举,毅然在河南洛阳投资200多万元兴建农场,并无偿转让给当地人。因为陌生好人的善举,使河南洛阳村民“捡”到一个农场;因为感恩,使刘一标成为闻名全国的“彭城好人”,无论是行善者还是感恩者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刘一标老人,他用自身的经历和行动,向人们诠释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道理:行善与感恩,是一个人最大的精神财富。
其实,人的双手总是习惯于在行善与回报之间画等号。虽然行善者不会刻意地去求得回报,但回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翩然而至。比如,当初陌生好人行善,就不期望会有回报,但刘一标的感恩,就是一种回报,虽然没有回报到行善者本人头上,但行善者的乡亲(说不定还有他的子孙)因此受益。同样,刘一标的感恩,也不奢望有什么回报,但是其荣获“彭城好人”称号,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在某种意义上,“雪中送炭”式的行善与感恩,比“锦上添花”式的行善与感恩更加令人感佩,也更能让人体会到“善”与“恩”的本质意义。事实上,一个面对满桌子美味佳肴的人,不会因为有人给他多添了一道菜而感激;一个穿着绫罗绸缎的人,不会因为有人送了他一件衣服而感动。但是,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会因为有人送给他半碗剩饭,而把他当做永生不忘的救命恩人;一个快要冻死的人,会因为有人送给他一件破棉袄,而记住他一辈子的恩情;成千上万个重新走进学堂的儿童,可能会因为行善者的帮助而改变未来的命运。
“彭城好人”刘一标的故事启迪我们:虽然我们并不富有,但我们要懂得行善,要学会感恩,要多给他人“雪中送炭”。因为,行善与感恩不仅是一个人的最大精神财富,而且是人类最大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可能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正因为懂得“爱”、“善”、“恩”、“情”这些字眼,我们才成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