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这条河几乎是一潭死水,现在疏浚后,水流动起来,河水也变清了!”家住乍浦镇凉亭河附近的陆女士对这条河的过去印象深刻:河水发黑,臭不可闻。在嘉兴港区相关部门对河道疏浚、注水调节之后,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一片碧水青山!”在凉亭河改变的背后,是嘉兴港区治水的决心和勇气。
疏浚100余公里河道
建成7个应急河道闸门
嘉兴港区大小河流纵横相连,总长118.5公里。由于接近杭州湾入海口,港区河道底坡平缓,流速缓慢,水体自净能力较差。作为港区“生命线”的这100多公里河道,此前大多是“黑色生命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能在梦里重见过去的碧水清河。
如何让滨海地带重现碧水清河?嘉兴港区用行动作了回答:投入2333.6万元疏浚100多公里农村河道,占整个港区河道总长的90%;制定实施港区河道管理办法,不断探索完善河道保洁新机制,配备了河道保洁员41人、保洁船57艘、喷雾器57台,建造拦河栅51道,基本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在这一系列举措下,港区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治水治污,要全盘考虑。完成了农村河道的疏浚后,港区又投资5000余万元对化工区河道进行清淤、护岸,整治河道14.45公里,修建护岸26.525公里。“虽然化工园区里都是工业企业,没有市民居住,但是河道四通八达,如果这里的河道不疏浚,水不治好,那么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嘉兴港区环保局副局长田亨文说,只有联动治污、全面治污,河水才有希望重新变清澈。
治水要立足于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港区主要的化工企业都在化工园区,一旦发生泄漏,对河水的影响不可估量。”在嘉兴港区治水办、环保部门的推动下,7个河道应急闸门屹立在化工园区周界的河道上,初步形成了港区河道的应急体系。“我们对港区的企业都有实时监测,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落闸,将被污染的河水控制在化工园区内,进行紧急处理,不让其外流,从而确保园区外围河道的安全。”嘉兴港区环保局环境管理科科长李超告诉记者,这项工程获得了中央财政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奖励1700万元。
7道应急闸门不仅可以防患于未然,而且提高了河水的流动性。“我们在闸门外面建了多个泵站,将盐平塘等大河的水抽进来,促进这些河道的水体交换,让港区的水真正活起来。”李超介绍说,港区计划再投资约2000万元,在闸门的外围再建一道闸门,并在乍浦塘抽水进行水体交换,“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的应急水平和港区河道的自净能力”。
强化源头控制
90%以上工业污水入网
水环境整治,源头控制是关键。
位于港区的三江化工有限公司在建设废水处理系统方面的投入高达7000万元,去年仅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就有200多万元。对许多企业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对我们企业来说,虽然成本投入增加了许多,但为保护环境做了贡献,我们觉得很值得!”公司负责人宋先生告诉记者。
嘉兴港区化工园区内,已经实现了工业污水全入网。其中有7家像三江化工这样的企业,不仅工业污水入了管网,还实现了中水回用。“我们通过深度处理,将COD的浓度从100毫克每升降至60毫克每升以下,达标后继续使用这些回水进行生产。”宋先生说,对于企业而言,中水回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污水变清水,实现“内循环”,对推动治水的意义重大,“这也是我们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治水不是一个人的事。”
联动执法,为源头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源头控制过程中,90%以上的工业污水实现了入网,沿河的许多排污口被封堵。但也有个别企业对污水入网持消极态度,为治水行动留下了隐患。今年初,在港区“零点行动”中,多部门联动执法,乍浦镇一家豆制品厂因将污水直接排放河道被处罚,企业原地关停,环保部门责令其搬迁到具备入网条件的区域才得以重新开业。“我们加强了废水排放源和地表水监测,坚决打击超标、超总量排污行为,并且持续开展了错时执法,对违法排污实行‘零容忍’。”田亨文表示。
合力治水,不只是治水力量的集聚,更需要治水机制的完善。在水环境攻坚战这一场硬仗中,嘉兴港区全面落实“河长制”,相关负责人积极调研,每月定期听取治水工作汇报。相关部门将治水工作同“三改一拆”、“两退两进”、“阳光排污”等工作结合起来,上下游一起查,多行业一起改,推进综合治理,实现标本兼治。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治水不仅要力度,更要制度,“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治水机制,加快污水入网,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河道整治,努力为港区群众建设一个有着碧水蓝天的滨海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