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1日全市治水大会后,嘉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打响治水攻坚战。一年来,治水成效如何?治水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又有哪些不足需要总结?一条河道的变迁,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座城市的治水历程。昨天,记者走近市级河道长住桥港,去探究这条曾经的“墨汁河”如今的面貌。
清淤+截污 告别“墨汁河”
作为城市大包围的内河,长住桥港长2.2公里,直段河面宽17米。一阵风吹过,河水微微荡漾。大半年前,这是一条令人作呕的“墨汁河”。“河底淤泥很多,河道的水基本不流动。”家住在河道附近常秀小区的王先生向记者描述了这条河的过去,“河水发黑,远远就能闻到臭味,从河边经过都要捂着鼻子!”王先生回忆说,河道不只是臭,墨汁般的河水中几乎不生长水生植物,更别说鱼虾了。
怎么才能让一条“墨汁河”变成清水河呢?市、县、镇三级“河长”联动,为长住桥港量身打造了“清水计划”,开始从源头抓治水,用科学方法来治水,坚持多方联动治水。“河水发黑发臭,主要是淤泥阻塞了河水流动,要想让河水动起来、活起来,当务之急是要清淤。”长住桥港的治水责任部门积极牵头,协调各方,开始实施河道清淤,并在清淤完成后,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建设,改善和保护长住桥港的水环境。
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我们很清楚,要想彻底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关键在于截污纳管。”长住桥港的镇级“河长”、秀洲区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荣伟说,通过对长住桥港沿线小区实施雨污管道改造,实现雨污真正分流,使原来流入长住桥港的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排污染,切断了河水污染的源头。
“我们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细列长住桥港9个排污口涉及的所有小区和企业名单,排查长住桥港沿线所有在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主体。”李荣伟说,结合污染源排查,对长住桥港周边企业、菜场、经营商家的排污管道进行了检查,对存在雨污管未分流、污水渗漏和雨污串管现象的单位限期整改。
在一系列治水措施的推动下,长住桥港河道的面貌焕然一新:河底的淤泥被清除,河水开始流起来;河岸的排污口被封堵,河水开始清起来;河中的水坝被拆除,河水开始活起来。流动的活水,让长住桥港彻底告别了昔日的“墨汁河”,也让全市人民在治水决心的背后看到了希望。
生物+生态 迎来“鱼翔浅底”
河道清淤、截污纳管之后,如何来巩固治水成果,让长住桥港的河更净、水更清?新城街道采取了在河道里栽花种草、放养鱼苗等生态治水的方法,进一步美化了环境,提高了水质。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秀洲公园。公园里的河,就是长住桥港的一段。尽管烈日炎炎,但河水依然清澈如许,一片片睡莲静卧在河面上,一朵朵荷花绽放在水中,成为夏日公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更令人惊讶的是,浅水区的水底竟然清澈可见,一群群快乐的鱼儿正在水底嬉戏。在这里,“清澈见底”这个久违的词语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为了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们在河里种植睡莲和荷花,希望通过这些水生植物根系的吸附作用,来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新城街道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万炳炎告诉记者,睡莲是治理污水的“高手”,也是水体的“清道夫”,它的根系能吸收水体里的污染物,特别是水里的氮、磷等富营养成分,可以抑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净化水体,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恢复水体生态平衡能起到关键作用。
记者了解到,能够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其实有很多,除了睡莲和荷花外,还有红菱、水葫芦、黄花水草等,“不过这些植物的生长速度特别快,反而会影响水质,特别是水葫芦,在现在这样热的天,生长的速度是惊人的。”万炳炎告诉记者。那么,如何让这些水生植物既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又不会生长过快影响水质呢?“我们在河面上建起了‘生态浮岛’!”万炳炎指着河面上浮着的木头架子说,这些架子就是“生态浮岛”,“我们把水生植物种在这些架子里,就可以让植物长得井然有序,而且只在这个架子的范围内生长。”
“现在这条河不只有鱼儿,河边还经常有白鹭出现呢!”万炳炎兴奋地告诉记者,长住桥港经常有白鹭“造访”,“白鹭这种鸟一直有‘环保鸟’的美誉,它们一般只生活在干净的生态环境里,现在白鹭又回来了,说明这里的水质比以前确实改善了不少。”作为镇级“河长”,李荣伟表示,接下来还将通过种植其他吸附性好的水生植物,继续巩固治水效果,不断完善长住桥港水体生态自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