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职业体验”系列报道之七
冷库搬运工:冰火两重天
时间:7月9日7:00至12:00
天气情况:晴
地点:城东路一冷库
体验岗位:冷库工人
最高气温:37℃
7月的禾城火辣辣的,整个城市笼罩在骄阳下,白天街头已经少了很多逛街的人,大家都待在空调房里不敢出门。但是在这种高温下,却有人穿着棉袄棉裤在工作,他们就是冷库工人。
在常人看来,冷库里凉爽无比,在这炎炎夏日,这是一种美差,但很少有人体会背后的艰辛:穿行于“冰”与“火”之间,从37℃的酷暑一下子转入-18℃的冰窖,给身体带来的除了不适,还有日积月累的伤害。感冒、发烧和关节炎是他们的职业病。从业者说:“干我们这行,超过3年的,很少。”
冷库内外温差五十多摄氏度
前天,记者来到市区城东路上的一冷饮厂冷库,体验冷库工作人员在“冰火”两个世界下的工作状态。
“天可真热,新到的冷冻产品得尽快入库,今天该加班了。”上午7点左右,记者刚到冷库,工人们已经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了。记者翻看手机天气软件,显示外界实时气温为34℃。在冷库门口,五六名工人正在不停地装卸货物。
此时,几名工人还看似“正常”,身着短袖、单裤等夏装。
“准备去库里摆货,里边温度-18℃,你也体验一下?”工作人员李亚对记者发出了邀请。准备入库,记者换上了军大衣,而此前还一身清凉的冷库保管员则“武装整齐”:棉袄、棉裤、手套、耳暖穿戴整齐,推着货物进库。
随后,记者穿上厚厚的棉衣,随同在冷库内工作的李亚进入冷库,切身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的感受。冷库铁门一开,团团白雾夹杂着寒气扑面而来,记者打了个冷战。冷库里摆放着成片的雪糕箱,库顶上挂着洁白的冰凌。虽然穿着棉衣,记者依然能感受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地上、墙上都结着厚厚的冰,呼出的热气也很快结成霜,此时再想想室外的滚滚热浪,仿佛一下子从炎炎夏日穿越到了寒冬腊月。记者在里面待了不到10分钟,就感到手脚被冻得发麻,浑身打战,而李亚早就习以为常了。
冰火两重天:身体受煎熬
在冷库里待了三四分钟,新鲜感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寒冷折磨的痛苦。“干我们这行,超过3年的,很少。”李亚说,因为要随时准备进入冰库为顾客取货,棉裤和护膝他是从来不脱的。在常人看来,冷库里凉爽无比,在这炎炎夏日,这也是一种美差,但很少有人体会这背后的艰辛。外面是三十多摄氏度高温,进入冰库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瞬间便有五十多摄氏度的温差。而且长时间在冰库内工作,极易引发感冒、发烧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在他们冷食批发部工作的工人没有超过3年的,而患上关节炎等职业病也是在所难免的。李亚表示,即使保护得再好,长期温差巨大的工作还是会给身体留下一些隐患。现在,他已经开始感觉到身上关节不适。“有时候阴天下雨,就能感觉得到身体不舒服。尤其是腿。”
扛受不住低温,记者从冷库里出来,便迫不及待地想脱去身上厚重的棉衣,可李亚却制止了记者的这一举动。“刚从冷库出来,不能马上脱棉衣,要慢慢地适应外边的温度。因为身体还是冰冷的,如果一下子就接触到热气,在五六十摄氏度的温差下很容易生病。”李亚说。
【记者手记】和工人们聊了一会儿,3辆冷库车开到了门口。“干活了!”不知道谁吆喝了一声,大家便纷纷站了起来,有的打开汽车货厢的后门准备装车,有的拉着小推车从冷库内运出货物……半个小时后,3辆车便装满了雪糕,向各个销售网点驶去。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工人们都很乐观:“就当是每天避一次暑了。”“谁有夏天穿着棉袄也不热的本事啊?”冷库作业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工种。李亚说,再过两个月冷饮不火了,他们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一天到晚忙活了。
这一行的辛苦,确实是记者在采访前不曾想到的。正如李亚所说,这种辛苦并非来自体力的付出,而是来自对健康的透支。但是,没有人抱怨什么,记者提出的种种问题也一次次地在他们的玩笑中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