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3年智力援助项目45个援疆资金2915万元 嘉兴智力援疆助推沙雅大变

2013年6月1日 08:29 [ ] [打印]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嘉兴市援疆指挥部获悉,今年我市将安排10个项目、1111万元援疆资金,继续实施未就业普通大学生赴浙培养、基层干部赴嘉兴轮训、嘉兴专家沙雅行、两地青少年手拉手、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进一步加大智力援疆力度。

  据悉,自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市援疆指挥部在大力实施项目援建、产业援疆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智力援助工作模式。3年来共实施智力援助项目45个,安排援疆资金2915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沙雅县经济社会发展。

  从干部援疆到综合援疆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6月起,我市先后选派援疆干部人才43名,包括10名党政干部和33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10名党政干部在疆时间3年多,33名援疆专业技术人才在疆一年半,第一期16名专业技术人才已于2012年7月完成任务返回嘉兴。

  今年第七批援疆人员援疆工作接近尾声,此轮援疆工作在援疆干部人数、援疆工作内容上都与此前有很大不同。援疆干部前6批人数总和仅有22人,此次单批就有43人。更重要的是,新一轮援疆工作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由原来的干部援疆为龙头带动资金项目援疆,转为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综合援疆。

  “请进来”还要“走出去”

  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市援疆指挥部先后统筹安排沙雅县2400余名中青年后备干部、医疗卫生骨干、双语教师、教育科技人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及产业工人分别赴浙江和阿克苏等地开展培训,使他们掌握更高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除了规定动作,我市还探索出一系列自主性智力援疆项目。根据沙雅县实际,帮助完成了城乡总体规划修编,组织两地青少年开展手拉手活动,先后分六期组织256名沙雅的县、乡、村三级干部来嘉兴轮训。这些党政干部、科技英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等在嘉兴学到了经验,培养了技能。

  “请进来”的同时,我市还坚持“走出去”。市援疆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市公安局、广电系统、市检察院、市中医院等先后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沙雅县对口部门进行3个月的短期援助,帮助开展培训、专题讲座等,培训各类技术人才。广大援疆干部人才放弃周末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产业合作、智力援助等各项工作。第一期援疆教师在阿克苏地区首创“两班一团”(嘉兴援疆实验班、音美体特长班、红柳花青年团),2011年高考,沙雅二中上一本的人数及学校上线率比上一年分别增长130%和14.1%;2012年高考,该校上线率又比上一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援疆医生设立“ICU”,成功抢救了700多名危重病患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广大沙雅群众来说,掌握一门技能才是长久的生存之本。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拿出10万元援疆资金,专门用于对沙雅县职业劳动力的集中培训,包括双语双师型骨干教师培训等。

  此外,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打造“红船”工作品牌,继续开展“党员关爱”、“平安关爱”、“助学关爱”、“职工关爱”等系列活动,扩大嘉兴援疆社会效应。通过开展援疆成果展、文化走亲、文化下乡演出等形式,推进两地在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符 静 通讯员 江龙堂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誓让苦水变甘泉 嘉兴真情润沙雅 当地首批6.6万农牧民将喝上放心水
·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投入资金2.12亿元 实施援助项目24个 嘉兴援建新疆沙雅县成果显著
·众多嘉兴爱心人士令人感动 她们的朴素心愿就是帮沙雅孩子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