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东北师大就业指导老师:21天跑20个城市“推销”学生

2013年5月23日 08:40 [ ] [打印]

 
 

21天跑20个城市“推销”学生,东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老师——

 

你与工作隔座山,我来帮着搬

  王占仁(左)在与学生交流今年就业形势。记者 孟海鹰摄

  【人物】

  王占仁 东北师范大学就业中心主任  

  “我们就是‘牵线人’,学生找到满意工作,我很有成就感,多累都开心。”

  【助梦师】

  帮一个学生就业是失职,得帮一届学生

  5月21日,早9时。东北师范大学就业中心招聘大厅人头攒动,海航空乘人员招聘会正在举办。干净利索的一番询问、巡查后,就业中心主任王占仁转身沿走廊回到十几米外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书架里、窗台上、书桌四周,贴墙之处,到处摞满了书。坐在自己的“书海”中,王占仁跟记者唠起“就业经”。

  本是历史专业的学生,王占仁心中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学者,而现在却成了一名就业指导老师,在学生实现梦想的路上扮演着“助梦师”的角色。

  “做就业工作就得三头六臂。既要动手脚,又要动头脑。”王占仁说。

  王占仁今年38岁,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农村,东北师大是他的母校,本、硕、博都是在这里读的。2001年毕业后在校团委和学生工作处就职,2007年2月,任就业中心主任。

  王占仁说话慢声细语,在不少学生印象中,这个老师好说话,不少学生直接找他寻求帮助。

  “有一个学生叫张文彬,家在甘肃农村,挺困难的。他想去深圳工作,但信心不足。犹豫半天才到办公室找到我。我详细跟他讲注意哪些细节,如何应考等等。后来他如愿以偿。去年我到香港去,他大老远去看我。每次回长春,也一定来看我。”

  但在王占仁眼中,如果只能帮助一个或有限的学生完成就业,就是失职。他的服务对象是全校每一届毕业生。

  这让王占仁压力巨大。

  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往前看,近10余年来,东北师大一直保持着就业率98%以上的成绩,传到他手里的接力棒沉甸甸的;往后看,目前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守业更难,充满挑战。

  【急先锋】

  跑就业市场推介学生,带回反馈改进教学

  搞毕业生就业,打开市场是关键。别看王占仁慢声细语,开拓起市场来,算得上急先锋。

  师范高校的学生,学校是重点就业渠道。每年的9月1日到11月1日,王占仁都要领着团队到各地教育局、学校全面推介,问要求,寻不足。

  “跑市场我曾经21天跑了20个城市,累得快散了架了。调研加推销,跟产品推销很像,非常辛苦。要提前做好功课。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质量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所以,我们每年把客户信息和要求带回来,不断调整、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

  2008年,王占仁到温州的学校推介调研,大家说,师大学生有后劲,踏实。但“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还有待提高。“我们回来马上和教务处沟通,共同找原因。原来,大家想着以后都用PPT了,所以取消了小黑板,‘三字一话’大赛什么的。不久后,各个学院全面恢复了‘三字一话’的各种相关训练,问题很快解决了。”

  市场要开拓,还要维护。

  让王占仁很头痛的是每年总要有不下100个学生违约。“这也是学生的两难选择。学生有原因,但市场建设要有诚信。”有一年,张家港一所中学的校长第一次带队到师大招聘,细致地招了3个学生,分别是外语、历史和生物系的。签约后,还在返程路上时,外语和历史系的两个学生就电话给校长说不想去了。跑这么远,马上毁约,弄得校长很生气,说以后再不来招人了。

  “学生的诚信,很容易让我们开发成果付诸东流。所以我们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我和外语系、历史系的领导赶紧飞过去,当面向校长一行道歉。那个校长说,没想到师大这么重视,跑那么远来,让人感动。在了解了学生的具体原因后,校长表示了理解。第二年校长领人又来了,接下来这些年双方合作很好。”

  【牵线人】

  需求越来越细,“产品”也要跟着细分

  王占仁说,“被动地”开拓市场越来越难,越发需要“主动地”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市场的反馈让东北师大调整和扩充了10个本科专业;针对社会上急需优秀小学师资的情况,还曾在全国率先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考生报名踊跃,用人单位兴趣浓厚,这批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被预订一空。

  这些年,就业工作越来越难,“太累了。但关键是方向要对,辛苦才不白费”。王占仁说。

  王占仁所说的方向就是越来越细分的人才需求。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就业中心把学校的“产品”分为师范生、非师范生、免费师范生。既共享信息及科研成果,同时又各有针对性。比如涉及东北师大非师范的16个专业,就业中心就专门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企业市场开发。

  在王占仁看来,就业工作已经变成一门科学,要实打实地搞好研究。日常繁忙,研究工作常在8小时之外。对王占仁来说,看书变成了一种休息。

  这些年来,就业中心成果挺多,“五角分析法”是其中的代表。

  “五角分析法”是一种量化式的毕业生就业区域市场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毕业生就业意向等因素,将区域市场分为成熟型、潜力型、衰退型等五种类型,并根据不同市场类型采取针对性开发策略。

  信息时代,如何资源共享,是王占仁带着团队着力攻克的又一个课题。

  2001年,东北师大联合东北高师院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目前已覆盖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所有28所高师院校。依托协作体办起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网,常驻用人单位1万余家,年度发布就业岗位15万多个。

  2007年,王占仁提出网上做市场,在全国首家推出“全国师范类就业信息搜索引擎”;推出QQ、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订制服务,信息一对一,从“漫灌”变“滴灌”。开通了教育网、电信、网通和“移动就业网”的四网同步镜像服务。

  “通过这么多努力,学生就业时感觉轻松了。我们把用人单位请到校园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找到单位。很多学生都对我表达谢意,过年时贺卡更是一摞一摞的。其实,我们就是‘牵线人’,学生找到满意工作,我很有成就感,多累都开心。”

  【政策】

  高校应提供哪些就业服务

  近几年,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专门通知,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其中都会包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

  根据去年年底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要强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

  应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规划,力争用2—3年将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全员轮训一遍。各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专业教师的作用,积极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行业成功人士担任就业导师。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充分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场地需要;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

  在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优化信息服务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岗位信息,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加快网络市场平台建设,探索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发布就业信息;力争网上和现场招聘活动的场次和需求信息数量高于往年。

  鼓励高校组织各类协作体,联合开拓就业市场。加快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与重要行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县域城镇等人才需求的对接机制。各高校要在普遍开通就业信息网和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基础上,积极推进毕业生信息和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共享。

  教育部还要求,高校需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咨询指导水平。

  各高校要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针对毕业生差异化就业需求,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

  高校要加快建立职业发展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系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 孟海鹰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国内油价今日将迎来新一个调价窗口 本轮调整或落空
·中国临床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获批上市
·【特别关注】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清理年底完成 将监测食源性疾病
·【特别关注】湖北首个家庭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 已经卖电13度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