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干部夜访已成为我市各镇、街道流行的工作法,全市各镇干部趁着夜色走村串户,与群众坐在一块讲政策、听意见、解难题。记者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确保这项工作长久、有效,全市各地在制度创新上新招不断:不仅利用门户网站、官方微博、QQ群等途径收集民情民意,还建起网上公开平台,将干部住夜值班班次等信息公之于众。
何为干部夜访?“干部像候鸟,白天找不到,晚上没法找”,这是以往来自群众的调侃之语。一些乡镇干部家住城里、工作在乡镇,交通工具发达、通信手段先进,但联系村干部的多,走动老百姓的少。为了对这种不良作风动真格,今年初以来,我市各镇、街道开展了夜学政策、夜访农户、夜调纠纷、夜巡治安等活动,要求每名干部每周住夜不少于一晚,力求通过变干部驻村为夜访农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变群众“上求”为干部“下问”,在干群之间架起连心桥,让乡镇干部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走读生”变成“晓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住夜生”。
由是观之,干部夜访不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它改变的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气和躁气,让乡镇干部在躬身走基层、坐炕拉家常中去接地气和民气。这固然离不开领导重视、干部自觉,但更需要在制度建设上久久为功。目前,嘉兴各地建立起以官方微博、QQ群等途径收集民情民意的制度,就是要提高夜访的针对性,让干部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思考找答案;而网上公开平台的建立,开通了群众找干部的捷径,也实现了住夜制度的阳光运行,以群众监督之力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干部夜访有方向,群众监督也方便。有科学制度保驾护航,干部住夜在我市已初见成效:一方面,夜访百姓不耽误农活、不增加负担,群众有充裕时间与干部面对面、心贴心,反映出许多平时不愿说、不想说、不便说、不敢说的问题;另一方面,夜访干部不仅要当好了解群众疾苦的信息员、解决困难的办事员,还要当好政策讲解员、生产服务员和困难群众扶助员,全面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相信随着更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建立起来,并将干部住夜成效纳入考核、评优体系,会有更多干部自觉把根扎在基层、把心用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