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50多年前,年轻的战士、共产党员雷锋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50多年后,嘉禾大地上,一群普通人用行动续写了厚重的“雷锋日记”:2月18日,在海盐县,9万元现金散落一地,骑车失主浑然不知,路过的人们不约而同捡拾起来,分文不差地交给警察,还给失主;同一天,在南湖区,4万元现金遗落公交,大意失主音讯全无,年轻乘客与热心司机共同担起守护职责,直至失主匆匆寻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雷锋日”,又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这些凡人义举,让我们听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
何为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当好螺丝钉……或许,这些“雷锋日记”里脍炙人口的表述,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答案。但是,雷锋那种“一辈子做好事”成就的辉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才能释放最强大的力量。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精神坐标。今天的我们,也许很难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宏大抱负,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需要以精神信仰作为人生灯塔,需要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社会公德,需要爱岗敬业、创业创新的职业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就是一个鲜活的公民道德样本,雷锋精神就是公民精神。这也是今天雷锋精神在传承与发展中凝聚的时代共识。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类似的回响还有很多:“日日捐”对城市弱势群众日夜关注,老义丐对摔倒的陌生老太勇伸援手,热心青年无私帮助路边受伤的妇女……这些普通的新老嘉兴人,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不是权衡再三退避三舍;把奉献视为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他人保持诚信、友爱甚至谦卑,而不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又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在社会的海洋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却必须用行动去践行和守望。期待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让雷锋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