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王江泾镇勤禾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水荣正在为晚稻丰收之后的销售而忙碌着。“2012年我们晚稻种了3200多亩,一般的晚稻平均亩产在650公斤以上,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0多公斤。”吴水荣说,“目前,我们合作社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6台套,覆盖机耕、机播、机插秧、机植保、机收割等各个环节,粮油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据悉,该合作社生产稻米产品销往浙江、上海、四川等省(市),建立了农超对接、网上销售、订单销售等模式。“目前,我们合作社共有成员107个,成员不仅充实,而且分工明确。除了本地村民外,还有上海、杭州等地的成员。这些跨省成员主要负责合作社粮油收割以及跨省(市)销售等环节。”吴水荣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结合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需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话题,笔者深入农村进行了探访。
虽然人工成本、化肥投入物价格等在不断提升,但是吴水荣并不担心种粮收入下降。“随着水稻品种的改良以及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水稻产量不断增加,再加上我们合作社完善的销售体系,以及粮价回升的利好消息,今年种粮的总收入还是会提高很多。”吴水荣说。
与吴水荣对合作社种粮丰产增收满怀信心一样,王店镇东兴生态农场负责人顾东兴也对自己的农场经营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农场科学的生态循环模式和科技支撑。
东兴生态农场从2011年成立家庭农场以来,坚持走农牧结合的路子。“如果不处理好奶牛排泄物,会造成环境污染。将奶牛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相结合,不仅将排泄物变废为宝,而且丰富了农场的经营项目,有利于农场实现多元经营。”顾东兴说。目前,农场形成了“奶牛养殖-粪便还田-农作物种植-秸秆回收”的生态循环模式,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100%,实现了生态循环、综合利用。据了解,农场全年生产鲜牛奶1860吨,牛奶产值600多万元,每头奶牛的净利润达9500元,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水稻、大小麦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年产值达560万元。“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理念和科技的支撑。”顾东兴说,“2013年我们农场还计划引进以色列奶牛管理软件和机械,实施全程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农场奶牛饲养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秀洲区通过提升培育现有农业主体和引进新型产业主体并举,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产品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全面提升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据悉,2012年全区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1家,家庭农场在册数量累计已达82家。此外,秀洲区出台了《农业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率先在全市农业领域建立起项目准入机制,投资金额低于100万元的农业项目将不被允许进入秀洲,畜禽养殖等生态效益差的项目将逐步改造和有序退出,而符合引导方向的产业项目则将在财政支持、用地落实、指导服务方面获得优惠政策。实行产业发展分类指导以及相应集聚要素支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秀洲重点引进一批品牌响、规模大、产业新、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项目,培育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指的就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后,新增加的农业补贴将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通过大力支持发展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使其成为引领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