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特别关注】专业管理 贴心服务 常态保障 镇图书分馆效益良好

2013年2月4日 08:49 [ ] [打印]

   秀洲新闻网2月4日讯 新办借书证2542张、外借196427册次、到馆592592人次……这是一组反映去年秀洲区5个市图书馆镇分馆社会效益的数据。去年,镇图书分馆在保障城乡居民读书看报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良好社会效益的取得得益于专业化的业务管理、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常态化的保障机制。

  专业化的业务管理

  从2007年6月秀洲区首个镇图书分馆——王江泾分馆建立,到2008年12月油车港分馆建立,秀洲区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建成了5个镇图书分馆,实现了镇图书分馆全覆盖。按照有关建设标准,镇图书分馆馆舍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藏书不少于3册,报刊不少于300种,计算机不少于15台,具备图书外借、报刊阅览、电子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等功能。

  总分馆制是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托市图书馆的专业力量,镇图书分馆的业务管理从建成开放伊始就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镇图书分馆,文献资源由总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实现与全市总分馆体系内文献资源的统一流通、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在人员配备方面,镇图书分馆的馆长由总馆下派,镇里负责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由总馆统一培训后上岗,保证了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开展贴心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的所有价值和作用,只有通过面向读者的图书馆服务才能体现出来。秀洲区5个镇图书分馆通过增加服务内容、延长服务时间、改善服务环境等措施,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洪合图书分馆、王江泾图书分馆坚持连续开放,节假日、晚上对外开放,平均每周开放时间达到66小时。其他镇图书分馆因地制宜,尽量延长开放时间,满足读者需求。

  办理集体借书证是秀洲区镇图书分馆的一项创新服务。王店图书分馆成立至今,已为该镇40多家企业办理了集体借书证,方便企业职工借书看书。洪合图书分馆去年共为5家企业办理集体借书证并流动图书2405册。洪合图书分馆还设立了盲人书架和阅读专座,共有文学世界、故事会、按摩学、医学荟萃等十几种盲文书刊,免费对残疾人开放,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油车港图书分馆位于学校附近,根据学生作息时间,调整延长开放时间。

  此外,各镇图书分馆还积极开展读者活动,如优秀图书推荐、展览讲座、宣传咨询、读书征文等,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总馆推行的为农民工买火车票活动在各镇图书分馆也同步开展。

  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

  镇图书分馆从建设、使用到管理,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建立常态化的保障机制。文件明确,每新建一个镇图书分馆,由市、区、镇三级财政各承担10万元。建成后进入正常营运阶段后,市、区、镇三级财政每年各安排10万元。有了常态化的经费保障,镇图书分馆的人员配备、资源建设、设备更新、业务活动才得以正常运行。

  同时,镇图书分馆实行镇政府、总馆双重管理,镇政府主要承担设施、经费、人员保障,总馆主负责业务管理、社会效益评估等工作,行政与专业优势互补、力量整合,保障了镇图书分馆的正常运作。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通讯员 周剑锋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活动丰富假期 青少年冬令营活动拉开序幕
·秀洲建辅导中心为青少年免费心理咨询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秀洲打造精品社区教育
·消息:教育部、国家语委规范汉字输入系统 今年5月起实施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