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成为网络谣言重灾区。”2012年12月,两份公布时间相近的关于网络谣言的调查报告,得出了同一个关于网络谣言发展新态势的结论。
法制网的调查显示,在2012年出现的网络谣言中,有51.7%是源自微博,或者主要在微博上传播。论坛在网络谣言的发源和传播中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27.6%的网络谣言源自论坛或者主要在论坛中传播。
而据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对2012年200起网络谣言案例的抽样统计,微博为首曝媒体的谣言比例占到样本总体的28%,其次为论坛社区(20%)、网络新闻(13%)。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谣言也成为困扰网民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一大阻碍。据我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的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3月,有关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谣言信息就高达21万多条。
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了“抵制网络谣言倡议书”,希望“广大网民积极支持互联网企业抵制网络谣言的行动,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助长谣言的流传、蔓延,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
许多网友表示,网络谣言之害不仅在于传播虚假信息,还会错误引导网民情绪。今年7月北京特大暴雨期间,网上关于死亡人数的猜测和谣言一直不断,甚至有微博谣传房山一家敬老院受灾导致200余名老人伤亡。这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
有的谣言甚至会带来经济损失,比如“滴血食物传播病毒”谣言、“碘盐致癌”谣言、“皮革奶粉”谣言等。
有些谣言则长期占据网络。“前几天家乐福发生突发事件,营业时间所有出入口封闭,原因是一名女士在结账时孩子突然失踪。及时报警后,孩子在二楼卫生间被找到,头发被剃光,衣服被换掉,人口贩子无影无踪。”
该谣言虽然已被辟谣多次。但仍以不同城市的版本在微博、QQ上热传。据今年环球网所做的在线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的受访网友上过网络谣言的当。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说,因为存在查证困难的问题,目前追究网络谣言有一定难度,如何有效监管及遏制网络谣言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谣言能够传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令网民信服的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翁昌寿说,“官方必须建立公信力,成为网民在听到传言时首先想到和依靠的消息来源,因此需要在观念、作风、机制上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环境,减少官方信息与网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对抗性。”
在具体措施上,多名受访专家均认为,健全法律、加强网络管理和网友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能力几方面都很重要。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就被视为在遏制网络谣言上,官方迈出的重要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何帮喜前几年就开始呼吁要对网络谣言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要彻底治理网络谣言,既要打也要疏,要从源头上制止谣言的产生,“要了解造谣人的心理,对这些社会问题,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疏导人们的情绪。对于那些恶意造谣、侮辱他人人格、诋毁他人的行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给予严厉打击”。
“除了加强立法、加强监管,个人也应当注意对自己信息的保护。在信息时代,信息在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泄露,容易成为网络谣言者的造谣对象。因此,网民提高自身信息的保护意识也很重要。”阮齐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