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嘉兴2012年度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专项考核全部结束,各县(市、区)的考核得分均在97分以上,考核评定均为优秀,19个涉农收费部门中13个为优秀,6个为良好。年终岁末,这一高分“答卷”再次佐证了我市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步入“阳光”轨道后,农民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
源头防控:建立一本“明白账”
自从添置了一台可查看支农惠农政策的触摸屏机器,南湖区大桥镇建国村的村民们就经常往村部跑,看看自己种地可以拿多少补助、买农机有些什么补助、养母猪有些什么政策等等。
据悉,为深入推进农民负担监管“阳光”行动,我市依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系统,建立起市、县(市、区)、镇(街道)、村三资监管四级网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财政支农政策公开系统,对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普惠型的惠农政策文件依据和补助情况等在触摸屏上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现在只要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就可以随时了解到全市每个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三资监管四级网络已经建成,市本级财政数据与三资系统的对接已基本完成,而市级纪委、农经、财政等部门均已安装了查询端口。
据了解,南湖区配置触摸屏的村已完成部分数据公开,秀洲区目前村级公开设备正在采购中。届时,触摸屏电脑系统中还将存入各村概况、班子情况、工作计划、监督制度等内容,进一步方便接受村民的监督。
“三资监管四级网络的建成,让上上下下都有了一本‘明白账’。”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农政策、补贴发放、村级账目的公开,事实上实现了农民负担在源头上的实时监管。
实时监测:编织一张“动态网”
秀洲区监测点反映王江泾圩区排涝工程的费用处理有问题,并及时和市农负办沟通,研究可行合法处理办法;海盐县聘请了105名农民负担巡视员,负责辖区内的农民负担巡查监督……为了及时了解、掌握涉农收费有关情况,把不合理、不合法的违规收费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市完善了原有的农民负担监测网络,建立了“642”监测体系。
“全市在每个县(市、区)选择6个村经济合作社、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镇(街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分别设立监测员,随时随地监测村里收费的情况。”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农民负担情况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建立“642”监测体系就像编织了一张捕捉新农村农民负担新问题的“动态网”。
如何才能让这张“动态网”实实在在发挥效应、不出现“漏网之鱼”?监测员的履职能力是关键因素。为此,我市先后举办了村主要负责人、村财务人员、市级农民负担监测员培训班,使基层更多地了解了农民负担面临的新形势和发生的新转变,提高了对各类乱收费、乱摊派内容与性质的认识。据统计,今年初以来,开展市本级培训达600人次。
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监测员对于日常监管中的政策认识更加明确,监管方法得到改善,履职能力有了提升,有效推动了我市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步入“阳光”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