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因地因户创新治污模式 秀洲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深入推进

2012年12月6日 08:20 [ ] [打印]

 “现在我们家周边的环境变好了,种上了青菜、萝卜,连买化肥的钱都省了很多。”油车港镇澄溪村6组农户洪德林笑呵呵地告诉笔者,他家自费买了5包水泥、1500块砖、2根4米的PVC管,镇政府派了8个人工,帮他们家建了一座5立方米的集污池。“集污池建好之后,用家里两头猪的粪污定期还田,家里的5亩田只用了1包化肥。”老洪说。

  在全区1万多家养殖散户中,像老洪这样依靠种田养猪为生的农户很具代表性。油车港镇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工作中先行先试,探索出了由生猪散养户出料、村经济合作社出人工、财政对村以奖代补的治污推进模式,责任分解到各村,加快了生猪散养户集污池建设。

  今年下半年,特别是全市治水大会以来,秀洲区围绕目标、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因地因户创新治污模式,细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通过一户一摸底、一户一告知、一户一检查、一镇一队伍、一户一方案、一村一发动等“六个一”措施,深入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努力促进畜禽排泄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利用。

  新塍镇观音桥村生猪养殖户陈永林有存栏母猪28头、肉猪250头,属于中小规模养殖户。据陈永林介绍,以前通过在猪舍周围建沟,铺盖石棉瓦来进行雨污分离,每当下雨都会有雨水渗入沟内,流入沼液池。由于铺盖的石棉瓦不是固定的,有时会图方便将部分猪粪冲入沟内,分离不彻底,无法真正达到“两分离”的目的。在新塍镇相关工作人员指导下,陈永林在猪舍内的每两个猪圈之间开一个窨井口,通过铺设PVC管将窨井口串联,最后连通到30立方米的集污池,定时将猪圈内干粪铲出,猪尿经窨井口,通过PVC管流进集污池,只需定期将集污池中液体抽出还田即可。“通过铺设PVC暗管,彻底实现了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这种治理模式比较适合中小规模的养殖户。”新塍镇相关工作人员说。

  秀洲区在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在具体治理模式上勇于创新,围绕“零排放”,规模养殖场(户)原则上要求做到雨污分离,粪污干湿分离;配套沼气池、配套干粪堆积场、配套沼液池、配套足额消纳农田、配套后续服务等“两分离五配套”;散养户原则上在“两分离”基础上配套集污池和足额消纳农田。各镇围绕目标,因户制宜,查漏补缺,细化治理设施建设和治理环节落实,做到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模式,注重实际效果。10月份以来,以6个监测断面上游和新塍塘两侧养猪户为重点,各镇落实一户一方案近2000多户。

  此外,秀洲区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在创新治理模式的同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位于洪合镇泰石桥村的生华生态养殖场现有存栏生猪1550头,标准猪舍6100平方米,配套有沼气池500立方米、沼液池750立方米、干粪堆积场80立方米外,同时配套建立黄花梨基地70亩、银杏林基地30亩、绿化苗木基地40亩、花卉基地10亩,养殖干粪沼液经发酵后直接用于果园、林园和苗木花卉园。“在实现猪场粪尿零排放的同时,生华生态养殖场探索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生猪养殖条件改善,生猪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70亩果园全部使用有机肥,每年可减少化肥成本3万元,增加了种植效益。通过省肥、增产和提质提价,取得的收益比同类果园增长50%,实现种养双丰收。”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区环保局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初见成效
·治水治污 规范管理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环保履职行动交出满意答卷
·秀洲企业取“环保经” 力争实现达标排放
·秀洲区构筑环保“红色警戒线” 严禁焚烧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