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说,为调查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的死因,于15日开始挖掘阿拉法特墓,为开棺验尸做准备。
自今年7月阿拉法特死因之谜再掀风波以来,是否开棺、何时开棺,争论不断。开挖墓地似乎将打消一切猜测。只是,入土8年,阿拉法特仍难安宁。
灵柩挖出需要一定时间 26日开棺
12日、即阿拉法特逝世8周年纪念活动结束次日,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市居民发现,通往阿拉法特墓的道路封闭,深蓝色幕布围住大院正门,没法看到院内情况。
记者打算登上附近高楼楼顶,遭到警卫人员阻拦。一些民众说,挖掘机和施工人员已经抵达墓地。当地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巴方定于15日开挖墓地,因为阿拉法特的灵柩深埋地下,挖出灵柩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巴方已经与瑞士、法国和俄罗斯专家协调,届时将由他们打开棺木,提取样本。曾为阿拉法特治疗的埃及医生将参与这一过程。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迄今拒绝说明开棺的具体日期。多方先前预计为26日。
阿拉法特2004年11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贝尔西军医院逝世。洛桑大学放射物理学研究所今年7月初在阿拉法特生前衣物中检测出活度足以致命的钋—210,怀疑他中毒身亡。
阿拉法特遗孀苏哈和女儿扎赫瓦向巴黎近郊楠泰尔一家法院递交诉状,称阿拉法特遭暗杀;法院决定正式调查死因。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同意开棺验尸。
一些阿翁家属仍反对开棺
开棺验尸在即,是多方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苏哈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互不信任,分别邀请法国专家和瑞士专家调查。苏哈委托的法国司法调查人员一度与巴方摩擦。
巴勒斯坦当局要求调查必须有巴方调查人员在场,同时要求法方调查组随时通报尸体样本化验结果,苏哈予以反对。双方一度僵持不下。
俄罗斯专家的加入也许是化解这一矛盾的折中方式。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11日宣布,巴方请求俄罗斯协助验尸,俄罗斯已同意派两名专家参与瑞士和法国专家的调查。
另外,阿拉法特的另一些家属强烈反对开棺,包括姐姐和外甥纳萨尔·基德瓦。
基德瓦认为,阿拉法特离世已经8年,他担心现在提取样本没有任何效果。阿拉法特逝世前在法国治疗时,医院提取样本,完全可以用于调查死因。何况,阿拉法特毋庸置疑系遭谋杀,现在打开灵柩是“亵渎”这一巴勒斯坦人的“神圣象征”。
11日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府举行的阿拉法特逝世纪念活动上,组织者安排基德瓦在阿巴斯之后发言,但他没有出席。一些分析师说,这显示基德瓦等家属与巴方分歧严重。
“我想葬在耶路撒冷” 阿拉法特遗愿未了
阿拉法特墓位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府院内,由纪念堂、清真寺和一座在建的阿拉法特博物馆组成,是拉姆安拉最壮观和现代的建筑群。
2004年10月,在主席府遭以色列围困三年后,这位孱弱的老人在巴勒斯坦民众焦虑目光中乘坐一架直升机离开,前去巴黎治病,不久后逝世,享年75岁。他的遗体稍后被运回巴勒斯坦,临时下葬在这里。
阿拉法特墓如今是外国领导人到访约旦河西岸时拜谒的地方,也是拉姆安拉最著名景点,巴勒斯坦民众和外国游客到拉姆安拉后经常来这里参观悼念。
阿拉法特一直梦想安葬的地方是耶路撒冷。离世前接受巴勒斯坦宗教首领探望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葬在耶路撒冷。”
阿拉法特同样说过:“耶路撒冷,没有你,我的梦不会圆。”
这一遗愿体现在墓地设计中。安葬阿拉法特灵柩的纪念堂是一座乳白色大理石筑成的四方体建筑,三面环水,下方安置铁轨,暗示这里并非阿拉法特永久安葬之处,随时可以搬迁至他的灵魂归属地——耶路撒冷。
灵柩内,放有一抔来自耶路撒冷的泥土。
据新华社、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