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6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海盐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中科院落户在嘉兴的第17个研究所,也是我市第一个以农业科技为主的工程中心,它将为我市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后盾。
据悉,该工程中心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嘉兴市人民政府、海盐县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将以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为主要方向,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实施科技成果与民营资本对接,并承担昆明植物研究所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职能。
当天的成立大会上,海盐大地园艺有限公司、海盐秦山七彩鲜花种植园、浙江壹草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就食用菌、花卉、铁皮石斛等科技合作项目与该工程中心举行了签约仪式。“作为一家以铁皮石斛苗培育和铁皮石斛大棚栽培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农业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但新品种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企业没有能力搭建自己的科研平台。”浙江壹草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于工程中心这一平台,可以为企业直接找到高科技的项目,从而直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这无疑为企业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资本在寻找科技,科技在寻找市场,该工程中心的成立既是资本与“智本”的结合,也是科研与市场的结合。“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工程中心的建立是海盐产业发展现状的需求。”海盐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海盐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非常迫切,气候、土壤等山地环境具备了一定的优势,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则面临着将科技成果转化、开拓长三角高端消费市场的问题,政府牵头搭建这一科技平台,有效解决了双方的需求。下一阶段,海盐将着力把该工程中心打造成为科研成果展示的窗口,连接院所与企业的纽带,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企业创新的孵化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海盐菜农就一直困在“开心菜”与“伤心菜”的漩涡中,该工程中心成立后带来的农业高科技成果,无疑将为海盐农业的发展提供多样的选择。
“通过优良品种、高科技产品的培育,实现高科技农业的辐射,从而让农民摆脱包心菜的悲剧,这就是此次引进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研究所的目的。”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南北湖景区,发展特种花卉培育等高科技优质农业,可以有效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