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然远未到“鬓毛衰”的年纪,但每到年节,回到故乡探亲时,总被家里的长辈赞许道:“这一口北京话说得真流利。”出租车司机也总会问:“你是从首都来的吧?”
日前,网友自编的“全国普通话排行榜”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根据这张排行榜,“京片子”竟然屈居第二,普通话说得最好的是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以及辽宁几个城市的人们,最无奈的要数排在末位的广东。各省网友七嘴八舌地声称自家的“苏普”、“川普”、“闽普”才是最标准的普通话。说起来,大学应该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各地方言的场所,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用带着乡音的话语介绍自己和遥远的家乡。记得那时每当拿起电话和家人聊天的时候,来自东北的我总是十分羡慕其他同学,海南话、江西话、湖南话,怎么都那么有特色啊!说起来就像加了密电码似的,旁人无从知晓内容。
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意义重大。同时,说好普通话也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必要技能。然而,普通话之外的种种方言也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在同质化生活日益严重的今天,乡音已经犹如人们的精神故乡,更不该被轻易丢弃。
古时候,南方人喜食大米,北方人喜食面食,身处江南的人们或许一生没有机会品尝烤全羊、涮火锅的豪情万丈,身居塞北的人们也许从未体验过担担面、糍粑的异香。今天各式洋快餐、中式连锁餐饮遍布全国,人们吃到嘴里的味道也被整齐划一了。过去,越剧、评弹滋润着南方学子的身心,京剧、豫剧展现着北方游子的胸襟。现如今,则是一部部穿越剧、偶像剧或是几个明星脱口秀覆盖大江南北,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似乎都被高度统一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是一副当代“九斤老太”的嘴脸吗?时代不同了,难道还要我们守在故纸堆里过日子?非也。只不过想提醒一下,故乡可能回不去,但那些属于各地的文化不该都被抛诸脑后,文化多样性也是宝贵的财富。试想,如果我们走进每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摩天大楼,吃到的是同样的快餐,听到的是一样的语言,闻到的是同样的味道,这还有什么意思呢?
故乡回不去,但故乡的传统依然可以坚持。正像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演绎的那样,引起共鸣的不仅是人们怀念的故乡美食,还有那种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