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每周通报治水工作进度 秀洲落实水环境治理责任“周周清”

2012年10月24日 08:24 [ ] [打印]

     截至10月18日,义庄河口(新塍塘大桥)出境断面水环境治理工作进展:在喷水织机污水集中处理站项目上,钱码头村、洛兴村、来龙桥村及洛东村污水集中处理站已完成招投标工作,10月25日进场施工;在排污口排摸与整治项目上,本周共排摸工业性企业172家,累计排摸工业性企业213家,其中62个有水流出的排放口已要求其整改……

  昨天上午,在秀洲区纪委执法监察室,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全区各镇、街道,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纪委(纪工委)报送上来的水环境治理工作最新进展。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由各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各纪工委每周将各地水环境治理进度向区纪委监察局汇报,如今已形成一项制度。

  “一份份水环境治理工作进展表,就是一个个水环境治理项目责任情况的落实表。”记者从秀洲区纪委监察局了解到,围绕当前水环境治理这一中心工作,秀洲区纪检系统充分发挥督查职能,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全区通过定人、定项、定量措施,将治水责任落实到位,治水任务分解到位,治水标准明确到位,通过加大监察督查力度,使水环境治理责任得以切实落实。

  秀洲区在全区范围内首先建立起区纪委、纪委各纪工委、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三级水环境治理督查责任制,督促各镇(街道)和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的“一把手”及时落实“河长”工作制。同时,对照秀洲6个出境断面水环境治理任务的第一、第二责任人,分别落实对应归口的督查责任人,涉及部门的由纪工委负责督查,涉及镇、街道的由各镇、街道的纪委、纪工委负责督查。目前,全区共建立43个小组94人次参与的水环境治理督查队伍。

  按照秀洲区项目化治水要求,区纪委监察局还制定下发了《区水环境治理项目进展情况专项督查任务分解表》,在重点确定全区油车港、义庄河口等6处出境断面的基础上,研究制定60项水环境治理项目,明确项目推进的分步举措、具体时间和督查主体。同时督促检查相关责任单位(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水环境治理方案。通过量化全区水环境治理工作标准和要求,实行各地水环境治理进度每周上报和通报制度。

  在一张张项目进展情况表上记者看到,每张表格都被分成了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及实施时间、责任人、当前进度等四大板块,每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间节点计划都有据可依。而在当前进度一栏,每个治水项目主体都以周为时间统计单位,详细记录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每个项目的进展都不能来虚的,上周做了什么,本周做了什么,都必须写得一清二楚,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因此一目了然。”一名负责义庄河口出境断面水环境治理工作督查的责任人说。

  “每周的任务每周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紧时间,落实各个主体的责任。”区纪委监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全市其他县(市、区)面临的情况一样,秀洲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同样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水环境治理责任“周周清”的目的,就是在于督促各个主体严格落实治水工作标准,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效。“接下来,我们还将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集中巡查等形式,加大监察督查力度,确保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该负责人说。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王杭徽 通讯员 金国健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河长"治水打响新城街道治水攻坚战
·坚决对畜禽养殖污染说“不” 秀洲“项目化治水”之红旗塘
·鼓励全体村(居)民共同治理水环境 秀洲区“项目化治水”之长水塘
·打响一场“母亲河”保卫战 秀洲区“项目化治水”之新塍塘篇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