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融入城市,却遇到重重阻碍——这是全国各地的第二代新居民普遍遇到的问题。在嘉兴,这样的问题有望早日解决。市委、市政府近期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居民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强化部门职能和服务意识,创新社会管理,建立部门、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居民青少年教育管理机制。
16岁以下新居民子女达25万
据市新居民事务局统计,目前我市有25万不满16周岁的新居民子女,其中13万正在接受义务教育,12万为学龄前儿童。“从近年的统计数字看,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市新居民事务局监督协调处处长汤碧峰说,“这些年我市新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使他们有条件将留守儿童带到自己身边,另外越来越多新生代新居民在我市结婚生子,他们大多已融入当地社会,选择把子女留在身边。”
这些年,我市各级政府把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当做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基本实现了新居民青少年“有书读”,但离“读好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今年我市党代会和“两会”期间,新居民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问题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相关议案、提案层出不穷。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郑新娣认为,除了学校教育外,新居民子女教育的提升和家长息息相关,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仅影响着他们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也影响着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第二故乡并健康成长,更影响着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素质、社会管理等因素,当前新居民子女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新二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屡屡发生。“新居民子女中出现的问题孩子是极少一部分,但也对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汤碧峰说。对此,郑新娣等政协委员认为,新居民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等共同参与。
探索“新二代”教育管理新模式
《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加强新居民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由党政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教育管理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党政部门、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居民青少年教育管理模式。
《意见》对新居民事务局、教育局、文明办、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文化局等17个职能部门和单位作出了相关职责任务的要求。如针对新居民入学难这一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意见》要求市教育局“提高公办学校招收新居民子女入学比重,逐步将新居民子女学校纳入财政保障范畴,以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公办输出管理等方式,努力实现新居民子女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逐步提高新居民子女学前教育的覆盖率”。
“通过多方努力,我们要使新居民青少年的普法教育率明显提高,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新居民青少年的群体形象明显改观,增强其法制意识、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能,培养和引导更多的新居民青少年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市新居民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意见》,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新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率、新居民务工青年的岗位培训率和失足新居民青少年和重点人群帮扶教育率均要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