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中考咨询会“新情况”不少 填志愿有新招

2012年6月23日 09:14 [ ] [打印]

   昨天上午9点刚过,天空飘起了雨点,可是带着孩子前往高中园区参加中考咨询会的家长仍是一拨接着一拨。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往年的中考咨询会相比,今年的“新情况”还不少。

  

  带着孩子

  来咨询的家长多了

  前两年的中考咨询会上,记者难得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基本都是家长们带着焦虑的面庞,问他们为什么不带孩子一起来咨询,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前段时间中考太累了,让孩子在家多休息,而且关于高中录取,孩子太小,可能也不太清楚。而今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各个高中段学校的摊位前仔细询问,父母和孩子还时不时地相互商量一下。问了几位家长,他们的回答是,带孩子来现场看看,一是让他们和校外人群接触一下,感受自我营销的气氛,让他们明白竞争是激烈的,分数高不高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二是可以现场和孩子商量选报的学校,听取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对各学校有自己的看法后再进行自主选择。

  此外,记者还发现,家长们对孩子的中考志愿事先也是做足了功课,了解了各所高中学校的相关特色。有位家长和孩子直冲嘉兴五高的美术特长班,而一位父亲手里则捧着一大沓孩子体育竞赛的获奖证书,在嘉兴三中的老师们面前仔细地询问着,希望自家孩子能成为该校的体育特长生。

  

  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记者发现,最紧张最纠结的是分数在中段和偏下段的考生。分数在中段的考生既想冲刺自己所了解到的第二批志愿中比较突出的学校,又担心自己分数不够会被刷掉;而分数临界第二批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则为读高中还是读中职而犹豫。我市教育部门给出的建议是: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分数在中段的考生,可以了解一下第二批志愿中各所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实力权衡选择;分数相对偏低的考生,如果是因为特殊原因没发挥好而且有决心在以后的三年里奋起直追的,选择读高中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原本基础就薄弱,这次的中考成绩已经是正常发挥的话,可以考虑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未来就业意向,选报一些优秀的中职学校,以便早点学到一门过硬的技术。

  怎样尽可能被自己所向往的学校录取?老师们的建议是:在分数允许范围内,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比如,考生分数在704分以上的,可以把嘉兴一中公费、嘉兴一中“三限生”、嘉兴高级中学和秀州中学两校的公费生这4个志愿全部填写到自己的志愿表上,但是排列的先后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分数,即根据市教育考试院累计排名尽量准确定位自己,然后把自己最有把握又最想去的学校填写在最前面。考生分数在589分以上的,则可以在嘉兴高级中学和秀州中学两校的“三限生”和其他市本级高中学校里,共确定6个志愿,然后定位自己的实力并参照不同高中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填写在最前面。

  此外,记者还在现场发现很多学校在分发招生广告,有些广告很有“夸海口”的嫌疑,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孩子的录取通知书上一定会盖有我市教育部门的录取章,如果录取书上没有这个章,孩子即使进入高中学校也没有学籍,提醒家长们千万要注意。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沈爱君 通讯员 夏成伟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我在现场】提升教学质量 秀洲区领导调研教文体工作开展情况
·【热点追踪】第一批704 第二批589 市本级普通高中两批次分数线划定
·第一批704分 第二批589分 市本级普通高中两个批次分数线划定
·中考分数昨晚揭晓 考生可通过嘉兴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网上查分系统查分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