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实践感悟引领基层党组织书记振翅高飞 "助雁领飞"系列报道

2012年6月21日 08:26 [ ] [打印]

  入夏以来,王江泾镇洪典村的村民每到午后,都习惯走出家门来到村里刚刚修通的绿道,欣赏一片片满是生机的荷塘美景。听到村民在绿道上的欢声笑语,也更坚定了洪典村党支部书记夏黎萍加快实施村里“荷塘叶色”项目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他说:“继村庄绿道建成后,村道的拓宽、绿化、亮化工程也已经招标结束,相信洪典村在下半年会大变样的。”

  围绕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扎扎实实地开展为民服务、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秀洲区参加“助雁领飞”活动的1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回来后,针对本村(社区)的实际,各自开展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挂职学习锻炼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思路,其终极目标则是更好地做好所在村(社区)的工作。这也是对加快自己所在村(社区)各项事业大踏步迈进的鞭策。”秀洲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在结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后,基层党组织书记带着实践感悟投入实际工作,树立了创新工作业绩的目标和信心,现在,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学习成果。

  “他们就像是生活在都市景区里的农民。”在此次“助雁领飞”活动中,夏黎萍来到绍兴县杨汛桥镇麒麟村挂职锻炼,麒麟村以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洪典村的实际,夏黎萍在挂职学习锻炼回来后,对村里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路,那就是要通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努力使洪典村变成像麒麟村这样“实力强、环境美、风气正”的先进村。

  依托秀洲区北部湿地新城的开发建设,夏黎萍和全体村民一道,制定和落实了全村“荷塘叶色”的总体规划,并定下了今年全村“打基础、做平台、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希望通过这一年的努力,让全村“绿化、亮化、美化”起来。“麒麟村的年村级收入超过500万元,我们无法像他们那样一次性投入,但我们通过滚动发展,也能营造出这样的美景。”夏黎萍说。

  在此次挂职学习锻炼期间,绍兴县各村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式方法让每名书记都记忆深刻。说起自己所挂职学习锻炼的绍兴县华舍村,油车港镇栖真村吕照荣书记深有感触:“村集体经济收入162万元,村内存款1000万元,但村干部在乒乓球桌上开会,村级实行零招待,把经费都用在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福利上。”正是有了这样真切的感受,挂职学习锻炼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也纷纷行动起来。油车港镇古窦泾村决定动员村干部节约开支,把地段好的办公用房出租,把新的村委会搬到离村民更近的地方,开源节流,从点滴中增加村级收入。

  据秀洲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学习归来后,15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纷纷用自己的亲身感悟宣传发动,相继在村、社区召开班子会议及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将意见统一到借鉴经验、创新理念、谋求发展上来,激发班子的工作热情,使带头更有力。一些村纷纷建立党支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把党建经济工作任务落实到村干部,与年终考核奖惩挂钩,按工作实绩评优树先,调动工作积极性。社区党支部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全面组织调动辖区社会组织、小区物业、业委会、党员干部、社区居民,形成齐抓共建的社区管理格局。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创新学习激活基层党组织书记发展思路 助雁领飞: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亲身感受让基层党组织书记开眼界 "助雁领飞"之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 "助雁领飞"首批学员交流培训锻炼体会
·秀洲开展“助雁领飞”活动 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