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组在南梅村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视察粮食种植情况
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插秧机正在机插
现代农业硕果累累
秀洲新闻网6月16日讯 昨天,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一行先后来到嘉兴市秀洲区花鸟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嘉兴市聚宝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位于王店镇的南梅村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地,实地察看秀洲区现代农业园区和部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情况。区领导陆志芬等陪同视察。
牵着“牛鼻子”走 新型主体纷至沓来
土地流转是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的重要抓手,更是农业“两区”建设的“牛鼻子”,秀洲区紧紧牵住土地流转所形成的连片优势这一“牛鼻子”,通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招蜂引蝶”。
牛奶小番茄、西红柿树、迷你南瓜……这些“升级版”蔬果看似跟普通品种没什么两样,但却都是引进的新品种,无论从口感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要胜出普通品种很多。来自山东寿光的两家公司于2010年8月在花鸟港村组建起了占地380亩的秀洲区花鸟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如今,一期工程的硕果已经缀满枝头。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引进山东寿光先进的蔬菜生产设备、品种、技术、管理和物流理念,公司将要打造浙北第一个山东寿光蔬菜生产模式。目前,公司已被列入浙江省蔬菜提升项目,浙江省蔬菜新品种示范展示平台,市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
花鸟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只是现代农业园区引进新型农业主体的一个缩影,在现代农业园区内像花鸟港这样的新型农业主体还有很多。微滴灌系统、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物联网……这些对园区内的企业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众多的新型农业主体在入驻园区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种植理念。果蔬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直接为生产高产优质商品化的果蔬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农业经营主体是“两区”建设的实施者和主力军,现代农业园区在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的同时,通过引导工商、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型主体,进一步推进了农业“两区”建设。到目前为止,仅王店镇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已达58家,其中公司型主体21家、农民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13家,经营和服务面积达到2.8万亩。同时也培育出了花鸟港、都市田野、鼎惠、韩硕等工商、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农业新型主体。
今年现代农业园区又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8000亩,累计已达13.4万亩。2011年全区30万元以上农业投资项目开工64个,计划总投资3.81亿元,其中位于园区内的项目就有46个。截至目前,已有25个园区被列入省级创建点。
如今,现代农业园已成为秀洲农业发展的新名片。
“南梅模式”成标杆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稻耕时节,不见三五成群的插秧女,只一机二人在稻田中折回。
这是记者在王店镇南梅村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看到的场景。南梅村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秀洲区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建设区块内,总面积1905亩,涉及南梅村13个村民小组和432户农户。
同行的村干部介绍说,现在南梅村通过组建农机全程服务合作社,配置了育秧设备、插秧机等各类机械设备16台套,具备了育秧、机耕、机插、统防统治、机收等粮食生产全程服务能力,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创了稳粮高产的“南梅模式”。
到2011年,王店镇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1000多亩,涉及6个村,其中省级和市级各一个,面积3700余亩。秀洲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两年来,功能区内共建立和引进社会化服务组织25家,建设粮食烘干中心4个(农业项目),推广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南梅”模式面积3500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区域内粮食生产条件有效改善。据了解,2010-2011年秀洲区共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4.6146万亩。功能区内路、渠、埠、泵等基础设施配套,水稻等粮食作物连片规模种植,不仅促进了粮食生产增产增效,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发展空间,提高了抗旱排涝能力,稳定并提升了土壤肥力水平。
粮食功能区建设有效带动了全区的现代粮食生产发展,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