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乏人是中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不得不面对的“苦恼”。然而在海宁,随着地方政府的推动,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正在主动靠近皮影戏,立志成为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后继者。“80后”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成了皮影戏演员,无论怎么说都是好事一桩,这也得益于当地政府重视,这些年轻的非遗“学徒”每年会获得6000元补助,外出演出还有80至100元的演出补贴,不过,尽管如此,他们的年收入也就徘徊在2万元左右,非遗传承依然堪忧。
前景堪忧是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就拿戏曲戏剧来说,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有戏曲戏剧368个种类,到上世纪80年代初减少到317个,2005年只剩下267个,其中一半剧种只能业余演出,有60个剧种没有保存音像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因而“人”成了它最脆弱的部分。表面上看,这些好东西传承不下去在于缺乏“演员”,而实际上它们缺乏的是观众,应该的逻辑顺序是,观众有了,东西火了,演员有了。
基于此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切入点在于找寻观众。近日在杭州一个古城景点,记者注意到一位卖糖画的生意人,10分钟不到,就卖出去七八个,而且价格不便宜,10元一个。这种糖画不算新事物,以往都是走街串巷来卖,价格不高,卖的也不多,在契合了景点,进入景区后,效果立马不一样了。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启示是,找准了市场,就会焕发出别样的活力来。当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手段还是等、靠、要,没有拿出劲来去找市场、找生存的空间,最终往往逃不过断档的命运。之所以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这东西本身是有魅力的,而在当下,再好的东西,没有按照市场规律来办,结果只能是孤芳自赏,难以为继,顺应市场规律来办,或可成就另一片天地,重新焕发出青春。
非遗传承,观众比演员重要。观众意味着市场,意味着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有了这些,才会有神采飞扬的演员,非遗传承就不再会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