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前段时间迁户口回老家,我或许永远不知道办事程序原来设置得这么复杂。因大学毕业两年,学校不再免费保存户籍与档案,而我所在单位又不能接受公共户口,便只好迁回老家。学生证、毕业证和户口迁移证,这是我能想到的证件;村里、镇里、县里,这是我预料到的盖章场所。
但是,这一切远远不够,因为我的户口要迁回来,我们村一个村民小组的人都要按手印证明。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出门在外的人总比在家的人多,让家里的人按手印不是难事,但出门在外的呢?父母只好先找了一些在家的人,实在不够就自己按了拇指按食指,一直按完十个手指头,最后拿着按满手指印的证明去办手续,终于办妥。一直以为,我这次户口迁移的程序已经相当繁琐,但看到“生二胎盖30多个章”的新闻,不得不感叹:“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北京的王梅女士与老公符合生二胎的条件,并且意外地怀上第二胎。全家人一起行动办生育证,在老家和北京来回奔波盖了30多个红章,复印资料达50多页。备齐所有材料后,计生办又要王梅找10个邻居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只有邻居同意才能生。这样折腾了半年,当拿到生育证时,王梅肚子里的胎儿已有七个月。
老百姓要办一件事,所要盖的章没有最多、只有更多。不得不问:每个章都是必须盖的吗?生个孩子有必要这么复杂吗?显然不是。比如征求邻居的意见便没有必要,甚至荒唐。
而这再次折射出一些机关办事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似乎“不折腾就办不成事”。正如网友所调侃的,监管时,你看不到有些机关的存在,但当你要办事时,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部门存在的价值。
自然,办事繁杂不是一日造成的,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的弊端也早被人熟识,只是未体验者永远无法感觉身在其中的那种苦楚与无奈。而简化办事程序之论一直都有,尤其是在媒体与网友的表达中甚为煽情。不少机关也一直在说简化,但一直都没有简化,于是简化办事程序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一直停留在煽情表达的层面,而一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实践之中。
当办事成为一种折腾,当简化办事程序成为一次又一次的煽情表达,这不仅是一种困惑,更是公民权利孱弱的写照。公民呼吁便是权利的诉求,可有些部门视而不见,有些部门不为所动。政府的公共管理应以“不折腾人”为基本原则,尤其是,不能因为有些部门人员过剩、机构臃肿就凭空设置一些毫无必要的窗口与程序,以此折腾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