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台媒:日明治政府承认中国拥有钓鱼岛 各国解决领土争端有现成办法

2012年5月21日 11:07 [ ] [打印]

    【中央社台北5月4日电】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近日主张,由东京都购买钓鱼台列屿(大陆称钓鱼岛———本报注)的3座小岛,以确立日方主权。国立政治大学邵汉仪投书《华尔街日报》,引据日本明治时期文件,驳斥日方提出的主权主张。

    政大国际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邵汉仪这篇投书于3日刊登,文中首先指出,石原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与挑衅行为,无助于化解中国大陆和日本对钓鱼台列屿的主权争议,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由双方回归问题的症结,也就是探究彼此法律主张的是非曲直。

    日本官方宣称,1885年以后,日本政府曾多次勘查钓鱼台列屿,并未发现中国控制的迹象。既然证实这些是无主之岛,日本政府乃在1895年元月14日发布内阁决议,兼并钓鱼台列屿。

    日本政府并称,钓鱼台也非台湾的一部分。当日本在二次大战后根据1951年旧金山和约放弃台湾等原本由日本占领地区的主权时,并未将钓鱼台涵盖在内。

    日方称,旧金山和约将钓鱼台和琉球视为美国管辖下的日本领土,而此一管辖状态在1971年终止。当时中国大陆当局并未对此安排表示异议,显示大陆并不认为钓鱼台是台湾的一部分。

    然而邵汉仪研究发现,日方说法站不住脚。他在查阅日本政府档案时,研读1885-1895年间的明治政府40份以上公文书,显示明治政府承认中国对钓鱼台列屿拥有主权。

    在1885年10月的公文书中,日本外务大臣写道,“近时中国报纸揭载我政府欲占据台湾附近的中国属岛的传闻,对我国抱以疑忌,并促中国政府予以注意。我政府若于此时遽尔公然建立国标,反易招致中国的疑忌”。接着这位外务大臣指示,此事“当以俟诸他日为宜”,且“均不必在官报及报纸揭载”。

    1892年元月,冲绳知事在公文书中写道,“再次踏查各岛之时机尚未到来”。

    1894年5月,内务省公文书中载明,“自1885年由琉球县属警部派出之调查以来,期间未再进行实地调查”。这是在1894年8月1日爆发甲午战争之前,最后一份相关的文件。

    清廷在甲午战争开始受挫后,日本内务省1894年12月的秘密公文书宣称,“今昔情况已殊”。明治政府于是依据1895年元月21日的内阁决议,将钓鱼台兼并,当时战事还在进行中。此事从未公布,也不为中国方面所知。

    1896年9月,首次有一名日本人古贺辰四郎租用钓鱼台列屿。据此人传记所载,他将日本拥有这座群岛归因于“皇国大捷之结果”。

    邵汉仪指出,上述文件清楚显示,钓鱼台列屿本为中国领土,因战败而遭日方占领。中国方面并不否认,这座群岛连同台湾在1895-1945年间属日本所有,但随二战结束,钓鱼台已恢复1895年之前的法律地位。

    目前台海两岸都主张,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日本必须归还所有自中国占领的土地。

    文章进一步指出,在全世界需要中、日两国摒除歧见以携手促进共同利益的此时,石原慎太郎的做法具挑衅性且不负责任。各国解决领土争端有现成办法,比如诉诸国际法庭。倘若日方对其领土主张有信心,大可任由是非曲直决定结果。

来源: 新华国际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菲律宾称日本将向菲提供10艘巡逻船只 提高在南海的“领土防卫”能力
·俄罗斯首次表态:反对非当事国干预南海领海争端
·北约峰会谈钱不谈兵 北约需要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来摆脱美国控制
·朝方称我被扣渔船及船员已全部获释返回 确保中国船员安全与合法权益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