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新清明上河图》暨张弘抽象视觉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百米抽象视觉艺术长卷《新清明上河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图为观众在观看《新清明上河图》。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 摄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29日,《新清明上河图》暨张弘抽象视觉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摄影艺术家张弘历时两年、运用大画幅相机直接摄影方式拍摄和后期数码暗房技术完成创作的百米抽象视觉艺术长卷《新清明上河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展出。
艺术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浙江省义乌市委常委、副市长卢红兵,法国CONSON集团代表杨希女士,以及著名画家陈家泠,著名声乐艺术家王昆,著名风光摄影家于云天,著名诗人、作家徐刚等多位文艺界知名人士出席开幕式。
“《新清明上河图》以闻名世界的中国小商品城义乌为创作背景,主要表现改革开放新时代义乌的发展历程和繁华昌盛,因其意境与表现宋朝鼎盛时期的古代名品《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取名。”摄影艺术家张弘说。
据介绍,《新清明上河图》单幅作品长105米,高2.38米,长度和高度分别为古代《清明上河图》的20倍、近10倍。作品将古代商户遗存在义乌的老墙及建筑三雕(即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和现代小商品城的发展、义乌江两岸灯火辉煌夜景融入画卷,并将义乌化身为奔跑的巨狮,寓意“义乌速度”和“中国速度”,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义乌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在艺术创作手法上,艺术家运用全新的当代视觉艺术语境进行大胆尝试,通过从具象到抽象、从印象到意象的溶合提炼实现具有当代性的视觉表达,在画面的视觉上创造出洋溢着中国诗性精神和西方现代视觉语言的天人合一境界,拓宽了视觉艺术的广度和深度。专家评论说,《新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可谓是一次古代和现代、义乌江与“上河”的艺术对话,也是一次全新的艺术探索。
《新清明上河图》从构思到初稿、定稿、再创作放大完成历时两年。“两年时间里,为了力创艺术精品,我踏遍义乌的山山水水,寻觅与国际小商品城发展有关的各种蛛丝马迹,百易其稿,废弃了上千种作品草图。”张弘说。
由于张弘的抽象视觉艺术作品游离于摄影和美术之间,令国际艺术界十分青睐。据了解,《新清明上河图》的展览用纸全部由法国卢浮宫收藏指定用纸提供方的法国CONSON集团无偿提供。
著名风光摄影家于云天评价说:“他用照相机说出了画家们用画笔所说的话,用镜头道出了影像艺术中‘再生繁花’的超越。张弘无疑是腐朽化神奇影像艺术的先验者、一个追随缪斯巡礼的跋涉者。他极为巧妙地将那无生命的宫墙、汉砖、石狮、江桥幻化为一种精神象征,一种微茫山水间的大美境界。正是这种抽象、具象、印象、意象,不同的摄影元素交相辉映,自由精神的时空穿越,才有了这幅敢想敢做的《新清明上河图》。毫不夸张地说,张弘在影像艺术的探寻中,的确是一个‘孤独的超越者’。”
著名作家、诗人徐刚评价说:“我听见了、看见了——锯灵魂的声音,以及灵魂被锯之后的碎片飞扬——飞扬在张弘的每一幅作品,闪烁于《新清明上河图》的长卷中。”
艺术展上还展出了作者新近创作的一批纯抽象视觉艺术作品,均在学术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艺术展为期近两周,将于5月10日结束。据了解,这是摄影艺术家张弘继2010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推出《我的大海》三部曲作品展之后,又一次推出全新力作。
出生于浙江台州市的张弘,是近年来崛起的一位擅长融通东西方抽象视觉艺术的摄影艺术家。他喜欢用文学的思想去拍摄精神的风景,以开放性的作品叙述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环境、人文的深层次思考,其作品为观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