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胡锦涛同南苏丹总统基尔会谈 希望南北苏丹冷静克制、和睦相处

2012年4月25日 08:30 [ ] [打印]

  4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南苏丹总统基尔访华。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2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南苏丹总统基尔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扩大和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南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胡锦涛说,中南建交时间虽然不长,但双边关系开局良好。双方各层次交往增多,各领域合作逐步展开。中国政府和人民尊重南苏丹人民独立建国的自主选择,支持南苏丹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所做的努力。中南友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基尔表示,去年南苏丹建国当天,中国即予以承认,并同南苏丹建交,南苏丹对此高度赞赏。南苏丹作为新生国家,面临战后重建、发展经济等诸多挑战,希望同中国加强友好合作关系,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早日摆脱贫困和战乱,实现国家稳定发展。

  胡锦涛就进一步发展中南友好合作关系提出三点建议:一、平等互信,深化政治关系。中方愿同南方加强两国高层领导人和各级别对话交流,以及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合作,在彼此关切的重大问题上保持沟通。二、互利互惠,扩大务实合作。中方愿同南方本着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精神,扩大和加强两国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愿帮助南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三、全面友好,推进人文交流。中南双方应着眼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加强文化、教育、人员培训、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方将继续为南方培训急需专业人才,适时向南派出医疗队。

  基尔完全赞同中方对发展两国关系的主张,表示南苏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将中国视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愿同中方保持密切交往,拓展经贸、能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在南苏丹投资。南苏丹人民对中国怀有友好感情,感谢中方提供的宝贵援助,希望加强两国社会、人文交流与合作。南苏丹将积极支持和参与今年在中国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共同推动中非关系发展。

  基尔介绍了当前南北苏丹关系局势及南苏丹有关立场,表示南苏丹致力于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双方分歧和冲突,缓和紧张局势,早日达成全面、一揽子协议,实现和平共处,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支持和帮助。

  胡锦涛表示,中国一贯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发展与南北苏丹的友好合作关系。真诚希望南北苏丹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坚持和平选择,相互尊重主权,保持冷静克制,在互谅互让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彼此分歧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积极配合国际社会调解努力,停止边境地区武装冲突。中方衷心希望南北苏丹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共同发展的好伙伴。

  会谈后,两国元首出席了中南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会谈前,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基尔总统访华举行欢迎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国务委员戴秉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汪纪戎、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中国驻南苏丹大使李志国等出席了欢迎仪式。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 杜尚泽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综述:印尼加大对华旅游宣传 中国游客赴印尼持续升温
·美国防部打造强力情报部门 加强搜集中国和朝鲜情报
·美国宣布对叙利亚和伊朗实施新制裁 以此逼迫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双方派出代表各自装备水平的主战舰艇 中俄海军黄海大练兵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