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反映江南水乡文化特征的实物例证,记录古代重要历史信息的标志建筑,凸显运河城镇风貌格局的典型范例……昨天,记者获悉,为迎接今年6月国家专家组对大运河(嘉兴段)河道和遗产点保护整治工作的现场考评,《关于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与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日出台。
部署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大运河(嘉兴段)申遗工作全面绘好“线路图”。
作为嘉兴城中现存最大、最古老的文物,大运河是嘉兴具有世界意义的金名片。大运河(嘉兴段)修建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是中国人工修筑最早的运河之一。隋代江南运河的开凿,让大运河(嘉兴段)成为京杭运河的重要河段,也从此确立了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如今,在嘉兴,110公里大运河穿城而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抱城、八水汇聚”奇观。
据悉,此次保护和整治工作分河道和遗产点两个部分。苏州塘、杭州塘、崇长港、上塘河(长安至许村段)及嘉兴环城运河等均被列入保护和整治范围。改善河道水质,加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此次保护和整治工作以“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独特水系结构为核心,以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原则,在主体河道和其他水系的沟通中,系统展现大运河(嘉兴段)空间格局和突出价值。
在遗产点保护和整治中,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分水墩、落帆亭、长安闸、长虹桥、长安镇历史街区、文生修道院和天主教堂等遗产点将全面按照“最小干预”原则落实相关工作。在遗产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遗产周边历史环境风貌也将得到有效管理。届时,闸坝码头、古桥古街等一系列承载着悠久历史、反映着灿烂文化的运河遗产将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大运河航运水工设施“孤本”的长安闸也将设立长安运河展示馆,以现场展示和模拟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长安闸的空间结构关系、历史演变过程和在科技史上的突出价值。
《意见》对时间节点也进行了明确,前后分三期进行。而在总体目标上,今年5月底,大运河嘉兴段申遗工作将完成准备工作,6月通过国家专家组现场评估。明年8月前接受国际专家现场考察评估,2014年入围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完善的长效机制和管理体系也将一一建立。
“按照‘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和‘最小干预’两大原则,我们将在对大运河(嘉兴段)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研究和挖掘的基础上,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保护,对背景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面维护和展现嘉兴大运河的历史风貌、文化特色和遗产价值。”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