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80后就业遇“七年之痒” 职场刮起辞职风

2012年4月15日 06:58 [ ] [打印]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城市的80后已经迈入职场数年了,三十而立之时,80后的这些人却遭遇到了职场的七年之痒。

  频繁跳槽现象已不鲜见,跨行业跳槽和自主创业渐成“追梦人”的选择。上海的许先生,大学本科专业的新闻,毕业后在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市场。去年开始,许先生辞去了薪水高、环境好的工作,决定南下创业。

  许先生:因为我自己是学新闻的,我希望有机会去做媒体。现在我把工作辞了就去广州创业了,再不创业来不及了,都30岁了,人生总得创业一次吧。

  山东的张小姐,大学学的中文,做了几年文秘之后,选择了考公务员。不过她身边的朋友却没有张小姐这么稳重谨慎。

  张小姐: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他本身是学建筑设计的,但是他对人体纹身特别感兴趣,建筑行业也是压力挺大的,干了几年以后我听说他辞职了,又重头去学纹身,打算开一个相关的店。

  北京的李小姐,一直把创业办视频公司作为理想。但是初出茅庐的她一没资本二没经验。在几家电视台工作了几年之后,最近,李小姐辞去了工作,准备着手创办婚礼视频公司了。

  李小姐:到了30岁关键时刻,大家老是觉得女生应该快要结婚或者是应该生孩子什么的,肯定也是被催来催去的,结了婚之后可能你的生活压力或者是责任又相对来说有一些变化,其实我从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想自己做,但是一时没有这个勇气,我觉得到现在这个岁数的时候应该是一个机会,如果再不去做可能以后会后悔的。

  有媒体调查,80后奔三时,三成人仍是单身,四成人无房,七成人无车,六成人恐惧家庭责任,生存状态并不理想。职场七年之痒无疑是雪上加霜。有调查显示,80后城市白领跳槽最为频繁,6年内人均跳槽2.4次。目前80后中只有32%在从事第一份工作,68%换过工作。

  80后们的选择也不无道理。因为大多数人都把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当成尝试和锻炼,很少有人准备“从一而终”。如同“先结婚、后恋爱”,不欢而散的情况就难免了。而与工作了三年左右出现倦怠,为了跳槽而跳槽不同,工作“七年之痒”,已经无法通过换个公司来解痒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为了更长远的时间,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定位而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内心关于理想、关于幸福的小火苗再次燃烧起来。不过,人力资源专家汪大正认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盲目跳槽,甚至跨行业跳槽,都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汪大正:不要把所有的跳槽都太过于游戏化。从负责任的角度告诉他们,职场不是舞台,它毕竟是决定今后生存状态的重要的场合,不能游戏,不是《杜拉拉升职记》。

  80后普遍认为,如果工作能和兴趣结合起来,那就是天下最美的事情。有媒体调查,目前最受年轻人喜爱的职业多是社会上的新兴职业,比如手机编程员、网络游戏评价师、权证销售助理、金融就业辅导员、财经类心理医生、私人培训教师、花艺师……等等。这些变化,又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春蔚认为,年轻人上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另辟蹊径不失为一种选择。

  张春蔚:我们现在面对到的实际上是个机会的整合,一个行业的整合,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能够不断的向新领域跨越,并且完成行业经验的积累,那他们给自己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来源: 中广网   作者: 记者 舒晶晶    编辑: 杨状

 相关稿件
·为新居民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市领导调研新居民子女教育工作
·红船先锋号党群创业基地、省级远程教育实践基地在南湖区揭牌
·让文明成为风尚 让道德成为标尺 禾两大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火热开展
·认识毒品 远离毒品 禁毒大队警官进校园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