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新闻网4月13日讯 在王店镇南星桥村,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自行车小商队,几个成员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却常常骑着自行车不远几十公里到王店镇各地去做买卖,又因为卖的主要是被子、被套等生活用品,沿路骑车时还会一路叫卖“卖被头面子咯!”所以,大家又都亲切地叫她们“被头面子”大嫂。
这个队伍成立在十几年前,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年前鼎盛时期的几十个人,人人都有一辆女式的自行车,后面装个框,前面有个篮。她们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绕着王店的各个村都走一遍,边走边吆喝,往往都要入夜了才回到家。家住南星桥19组的沈凤仙就是该车队的一员,她说,队伍是当年自发组成的,大家都要卖被面就组在一起,一路上边走边卖还有说有笑,春天的时候田里村头百花盛开,大家风景看看,野花采采,骑得多远也不觉得累,天南地北地到处跑,相比那些被绑在家里干活的人要自由自在得多了,而且还能“灵市面”。
“被头面子”村嫂们年轻的时候,农村还没现在那么好,没有那么多商店,也没有那么多小汽车,有些村里的水泥路也都还没有修起来,一些偏远点的农民到镇上的集市来买东西十分不便。于是,很多流动的小商小贩、流动的生意人就在农村一带活跃起来,不过这些生意人很多还是卖一些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多没什么新意,乡下人真正想要的“城里货”还是不怎么能见到。这时候,沈凤仙和同村同组的几个妇女姐妹就想出了个去各村卖生活品的主意,床单、枕巾、被套都是那个时候的时髦货。沈凤仙说,当初是碰上很多人家要办喜事,结婚用的棉被、被面子、枕套什么的,一买就买很多,生意就这样做开了,口碑也好了起来,很多人都陆陆续续知道了她们。
有了销路,也有了许多顾客,大嫂们分工合作,哪几个进货,哪几个吆喝,精挑细选的被套、床单、新婚喜具都很受人欢迎,买卖做到了人家的家门口,大家心里头都高兴。一群人干劲十足,常常越骑越远,骑出了王店,骑到桐乡,骑到海盐,还骑到过乍浦,就这样“被头面子”妇女车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骑过了无数的小村庄、小农房。
“卖的东西就是被面子、被隔里、被套之类的,销路时好时坏,但是总的来说赚头很少,骑很远的路,一百块的东西才赚十二三块钱”,沈凤仙说,“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只是想赚点钱,但是到后来骑车出门二三十里好像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如果不出去就好象浑身不自在。”
近几年来,农村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很多大嫂退出了车队,回家抱孙子,享清福,坚持了几十年的车队,如今只剩下沈凤仙、沈苗青和钱灵仙3个人。但是,她们依然坚持每日骑出门,在大马路上吆喝。沈凤仙的年纪最大,已经59岁了,其他两人也都年过半百,3个人的年龄加起来已将近200岁了,却依然精神头十足,还想把“被头面子”这个小买卖延续下去。怕自己再老点就骑不动自行车了,所以想学会骑电动车。“学会了就一定能‘活到老,骑到老’了。”沈凤仙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