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小城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清明小长假四大站发送旅客11.4万人次

2012年4月5日 09:41 [ ] [打印]

  由于天气较好、气温适宜,不少旅客在小长假期间选择外出旅行或探亲,加上学生客流及大批旅客返乡祭祖客流,造成公路、铁路站点客流“井喷”,客流出行堪比春运客流高峰日。昨天,记者从各大客运站点获悉,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嘉兴汽车北站、市汽车客运中心、铁路嘉兴站、嘉兴南站四大站共发送旅客约11.4万人次;从出行方向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宁波及南京等长三角地区,中短途旅客“扎堆”。

  

  中短途旅客“扎堆”

  昨天上午,汽车北站候车大厅熙熙攘攘,一派繁忙的景象,往杭州、宁波、苏州等方向的检票口及通过各县(市)的城乡公交绿色通道入口都排满了旅客。

  “小长假3天车站每天发送旅客约1.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已超过了春运客运高峰日。”据汽车北站副站长褚晓炎介绍,该站清明小长假3天发送旅客约4万人次,比平常增长了40%以上,呈现了祭祀流、探亲流、踏青流和学生流“四流叠加”的局面。客流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湖州、绍兴、萧山、慈溪等长三角地区的中短途客运班线,往西塘等地的城乡公交客流量也大幅增加,这些班车几乎趟趟爆满。

  市汽车客运中心小长假3天的客流量累计超过1.4万人次,与平常相比客流量几乎翻倍。“小长假期间天气比较好,客流明显增多,中短途客流增长明显,客运中心达到了运行以来的客流最高峰。”市汽车客运中心客运办负责人称。

  今年公路客运售票方式较为多样化,如增设了自动售票、开设邮政窗口等,小长假乘车的旅客虽然很多,但在汽车北站和客运中心售票窗口排队购票的旅客并不是太多,大多旅客能做到“随到随走”。

  

  铁路客流“井喷”

  嘉兴南站在清明小长假也迎来客流高峰。昨天下午记者在嘉兴南站看到,出站口处的旅客一波接一波涌出,车站广场上也有很多前来乘车的旅客。当天嘉兴南站发送旅客量约7000人次,小长假3天发送旅客数量达到约2.1万人次,已远超过了2012年春运期间嘉兴站的日均发送旅客量。旅客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除上海、杭州、宁波及南京等地的旅客外,去往省内金华、温州的旅客量也比较大。

  在嘉兴南站售票大厅,记者注意到自动取票机前排起了队伍,不少旅客是在网上订购后前来取票的。“我几天前就把行程安排好了,在网上订好了往返的火车票,网络购买确实很方便。”在杭州读书的大学生张超说。据记者了解,目前通过网络订购车票的旅客越来越多,车站旅客量虽然很大,但车票并不难买,只是一些中长途列车票源相对紧张。

  铁路嘉兴站客流量也呈现“井喷”的现象,小长假3天共发送旅客约4万人次,多以中短途旅客为主。

  

  市民自驾出行频繁

  小长假期间,由于市民出行频繁,市区交通也较平常拥挤了很多。

  节假日人流量增多也给出租车带来了不少生意,不少路段都处于“一车难打”的状态。昨天下午,记者在禾兴南路与斜西街交叉口打出租车等了20多分钟,采访得知,在汽车北站、火车站广场出站口打车的旅客一般都要等候10分钟左右。

  清明小长假期间,自驾外出的市民及上海、杭州等地自驾来嘉兴的游客同样多,给高速公路造成很大压力。记者从高速交警嘉兴支队了解到,今年清明小长假3天,我市境内5条高速公路车流增加较为明显,给各条高速公路特别是进出城的收费站造成一定的压力。由于交警部门措施得力,高速公路上并未发生拥堵,车流较为顺畅。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康行远 通讯员 陈播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清明祭扫有我陪伴 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樱花盛开芳心醉 用手机拍摄漂亮樱花
·两家喷水织机企业被责令进行停产整治
·清明忆故人 花祭拂新风 用文明方式祭扫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