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伊始,改革创新中的山西文化战线龙腾虎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浓浓的年味中,连续半月,有万台大戏为群众免费直送陕西省城镇乡村,三晋大地一派欢腾喜庆;
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打出网上“淘宝山西馆”、“山西国际旅行社”、“精品总汇”3张牌,决心占领网络文化产业高地;
太原话剧团的舞剧《千手观音》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美国、东南亚各国的邀请函纷至沓来……
“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山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再造一个新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话道出了陕西省人民的共同心声。
整合重组,走向市场开创新天地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却长期被“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所困扰。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省委省政府在深入思考中找到了答案: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开创文化强省新局面。
2009年,山西省连续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6个政策性文件。2010年,省委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根据省情反复论证,敲定了改革路径:整合重组,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截至2011年4月,山西出版传媒、山西演艺、山西广播电视传媒等省属六大文化企业集团全部整合重组完毕,六大龙头齐飞共舞的格局赫然形成。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最早启动完成改制重组,是陕西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文化产业集团。“早改早好,不改没出路,不改要丢饭碗。我们就是通过真改真转真干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齐峰感慨说。几年来,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一路拼搏,一路捷报,总收入由23亿元猛增到68亿元,利润从3800万元飙升到3.6亿多元。
省演艺集团彻底摆脱“躺在政府怀抱的半瘫痪状态”,通过资本运作与大企业合作,寻求多元发展,四面出击开拓市场,去年演出达600多场。省影视集团一改“坐着等拿级别、拿职称”的懒散局面,全力建队伍、搭平台、打品牌,当年生产影片12部,其中1部荣获华表奖。
典型引路,全面开花。太原市扎实有效地推进整合重组,“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0%以上,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速。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增加值113.98亿元,占地区GDP比重的5.56%。
2011年,山西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陕西省共有488家文化单位完成改制,核销事业编制1.5万余人;11个市、119个县全部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初步形成“陕西省一张网”。
机制创新,精品迭出叫好又叫座
文化春潮涌,三晋云飞扬。改革后的各文化集团纷纷进行机制创新,实行全员竞聘、岗位责任、分类管理、绩效工资、抵押承包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机制,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大、叫得响、水平高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我们有一个8人出版项目组,去年销售收入近亿元,超过一家小的出版社。这就是改革的力量,机制创新的力量!”省出版集团董事长齐峰说。
山西全力打造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走西口》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在全国多次热播,让世人了解了博大的晋商文化;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八路军》、《红军东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华晋舞剧团把舞剧《一把酸枣》带到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连演4场,浓郁的中国风情、精美的演出跨越语言障碍,让大洋彼岸的美国观众如醉如痴。
近3年来,山西打造了一系列“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文化精品,每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以25%的速度递增,已占到GDP的3.12%。
春风化雨,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瞧我们这博物院多敞亮气派,还免费开放。趁春节放假能仔细参观,既长知识,又惬意。”2月7日上午,正在省博物院参观的市民个个满面春风。讲解员介绍,每天要接待3000位左右参观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更是常客。这是山西省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的一个缩影。
造型灵感来自于晋中梯田地貌的太原美术馆的建成,结束了山西省没有大型专业美术馆的历史;5个并列红灯笼造型的太原博物馆,让珍藏文物有了向世人述说五千年文明史的舞台;总投资7.9亿元的山西大剧院,可以演出大型歌舞剧、芭蕾舞、音乐剧等多种艺术门类,山西百姓不出省就可以享受各种文化盛宴。
春节期间,“辉煌山西文化惠民”活动在崭新的山西大剧院启动。连续10多天,省市劳模、厂矿企业职工、环卫工人、农民群众和建筑工人代表等万余名观众,免费欣赏了多场精品剧目演出。同时,陕西省300多个演出团体到厂矿、进社区、下村镇,把万余场文艺演出送到广大群众的家门口。
为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山西基层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陕西省各县区都建立了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太行山和晋西北革命老区两区农村流动书库、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去年新建农家书屋1.4万个,并投入1.4亿元为所有行政村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免费放映电影30多万场,受益群众1500多万人次。
风生水起,文化产业给力转型跨越
近年来,山西实施“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经典支撑、大会战聚集、大服务引领”的“五大战略”,以“领导决策、舆论造势、政策保障、督导检查”为“四轮驱动”,省市县三级合力推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宏大格局已形成。
陕西省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佛教与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黄河文化等5大特色文化产业区已初具规模;武乡八路军总部、代县雁门关等10大文化产业园相继建成……在全国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序前10名中,山西雄踞第二。
省属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大显身手,去年收入突破70亿元,实现了翻番。陕西省近20家文化出口企业,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在省属6大文化集团做强做优基础上,山西正在加紧筹建体育、旅游、文博、工艺美术等4大集团。以10大旗舰文化产业集团为主要支撑的“文化晋军”指日可待。
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和资源类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强省、强市、强县、强镇,转型跨越的重要力量。近3年来,陕西省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资金达425.5亿元。
三晋大地气象新,万树繁花春意闹。山西省已跨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快车道,未来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占到地区生产总值6%左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借文化改革发展助推转型跨越、重铸辉煌的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