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 > 三年活动 > 平台建设年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秀洲创新举措盘活存量土地 破解土地要素瓶颈

2012年3月23日 16:22 [ ] [打印]

  近日,在浙江福莱特玻璃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17万吨太阳能薄膜电池导电膜玻璃及深加工项目正在加快施工。该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受益于秀洲区对低效利用土地实行的退出机制。退出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腾笼换鸟”,力争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据悉,福莱特项目全部投产后,这块地产生的销售额将是以前的30倍左右。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秀洲区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秀洲区开始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各地也积极探索优化评估项目用地、盘活低产土地、嫁接闲置厂房等办法,破解土地资源紧缺矛盾。

  “进一步拓展盘活用地空间,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率,全区还腾出空间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投资项目,其中许多都是符合秀洲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提升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三产服务业用地项目。”据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深入推进“平台建设年”空间拓展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和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激励机制,有效推动了土地利用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类型升级换代。

  作为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主战场,今年初以来,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园区的存量厂房,为园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用地保障。“今年上半年,总投资1.2亿美元的上澎太阳能智能硅薄膜电池项目落户园区,就是利用了园区美盾公司9720平方米的空闲厂房,目前该项目进展十分顺利。”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但无地可供的情况,园区和一些企业业主积极协调,向落户项目提供标准厂房,让他们先行生产,这样既留住了项目,又充分利用了存量厂房。今年初以来,全区已有像上澎太阳能这样的“零增地”投资项目67个,共完成投资总额7.95亿元。

  “积极探索支持企业重组兼并、低效土地回购、利用存量厂房等途径,今年初以来,全区已盘活存量土地881亩,其中经政府鼓励、从中协调,企业间接和直接转让300亩,空间拓展攻坚行动成效初显。”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秀洲区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的东风,今后区相关部门还将继续引导企业实行“零土地”招商和技改,目前秀洲区已建立了一批“零增地”投资项目库,并专门出台了相关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实施厂房加层、老厂房改造或利用厂区内空闲土地等途径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产业落后、经营困难企业退出土地,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与此同时,如何让存量土地实现最大产出效益,也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关键。从去年开始,秀洲区将建立标准厂房为抓手,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王店家电创业中心就是秀洲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典型。在创业中心里,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该中心120余亩的土地上,共建造标准厂房及综合配套用房建筑面积120576平方米,实际容积率达到1.4以上,既节约了用地,又提高了创业中心标准厂房的总体建筑面积。

  此外,秀洲区还积极探索农房改造集聚和农村节地试点工作,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政策,这将是该区拓展发展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潜力所在。据悉,今年秀洲区重点确定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共12个,宅基地复垦面积约90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约721公顷。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谢冬妹

 相关稿件
·进城打工的农民与下乡种地的市民 土地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贫瘠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