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发自嘉兴秀洲区)
今天一早,记者在秀洲王店镇国庆村找到种粮大户吴水荣时,他正一手握着扳手、一手提着螺丝刀,与工人一起修着拖拉机。他搓了搓沾满油渍的大手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天一放晴,就要准备耕田了。”
吴水荣打开仓库门,但见4台插秧机、7台收割机都已修整一新。“如今,要想把田种好,还真离不开这些‘精尖设备’呢。”吴水荣说,他今年承包了2550亩粮田,如果单靠人力根本管不过来。
买这么多农机,花了不少钱吧?面对提问,吴水荣连连摆手,“上头有补贴,自己掏小钱。”他举例说,买一台市价11.3万元的“久保田”插秧机,自己只需付3万元钱。
而有了插秧机,一亩田成本就降了近百元。吴水荣扳着手指头说,如果采用直播方式种田的话,秧苗初期对除草剂要求高,光除草剂与人工费就要多花七八十块钱。此外,机插秧所需肥料的花费也降低不少。
除了休整农机,吴水荣这两天一直忙着做种子发芽试验。“种子筛选可是头等大事。”吴水荣说,他今年准备种“秀水134”、“嘉优5号”等10个品种,每个品种播种、育种前都要做发芽试验,根据试验中的发芽率来确定种子用量。
“种子要浸泡3昼夜,再历经30小时抽芽。”吴水荣说,每个品种拿了0.25公斤种子做试验。“看,现在可以数数了。”吴水荣随机抓起几把“秀水134”的种子,细细数过后,统计出发芽率为85%。
每算出一个种子的发芽率,吴水荣就拿笔记本记下来。“今年播种、育苗时就要以此为准了。”吴水荣举例说,“嘉禾218”发芽率高达96%,按照每亩田28万苗的算法,那么一亩田需要种子2.5公斤。
“这就叫科学种田。”吴水荣笑着说,他从1996年起就开始承包田种粮,如今是“越种劲道越足”。从播种机、插秧机、开沟机、喷雾机到收割机,他的田间作业几乎全部机械化。
更让吴水荣骄傲的是,他种了150亩无公害富硒稻谷,自己加工成大米销售,并注册了“勤禾”商标。“有了品质不愁卖,去年的大米被杭州、成都等地的客商订购一空。”吴水荣说,今年准备再扩种80亩。
眼下,吴水荣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去年,大麦收割时遭遇连日阴雨,致使17多万公斤麦子霉变,损失惨重。”吴水荣说,他正申请补助,准备购买两台16吨容量的烘干机。“等烘干机一到,我种粮就更有底气了。”说到这里,吴水荣眉头一扬。